放大圖片
■民建聯早前促請政府提高港人對子宮頸癌的關注,減低患病機會。 資料圖片
醫生:觀成效後或納恒常 盼為適齡女童打疫苗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有傳媒引述消息指,新年度《施政報告》很大機會提出資助低收入家庭的年輕女性,注射子宮頸癌預防疫苗,港府或考慮將項目加入現有的資助方式試行,包括邀請關愛基金參與。有婦產科醫生估計,政府此舉是「試水溫」,視乎成效可能納入恒常資助項目,個人認為長遠應為所有適齡女童接種子宮頸癌預防疫苗。
消息指出,政府參考疫苗效用及安全性的研究,並考慮到疫苗價錢較昂貴,擬推出資助計劃,鼓勵經濟能力有限的年輕女性接受注射。如果計劃落實,預料會先成立委員會,研究採用哪種型號疫苗最為合適。另外,今年流感疫苗資助計劃新增的受惠群組,包括65歲以上長者及智障人士,會列為恒常資助類別。
林兆強:已落後外國及台澳
婦產科醫生林兆強向本報表示,目前本港每年約有400宗子宮頸癌新症,若政府推出計劃是好事,有助減少患者數目。他估計計劃是一次性資助,政府想藉此「試水溫」,將視乎計劃成效,再決定是否納入為恒常資助。
但他個人認為,政府應為所有適齡女童注射子宮頸癌預防疫苗。他續說,香港在資助注射子宮頸癌疫苗方面已比外國甚至澳門及台灣落後,「澳門衛生署早兩年已開始做。」
張德康:9歲至12歲打效用最大
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張德康表示,現時的子宮頸癌疫苗,安全效用達70%至90%,一般會出現發燒、針口紅腫等輕微副作用,「外國多建議女性在9歲至12歲注射子宮頸癌疫苗,效用最大,因為疫苗最好在有性生活前注射,年紀愈輕,疫苗產生的免疫力越大。」
他認為,最理想是政府全面替學童免費注射,以提高社區的整體滲透率。他又指出,澳洲以至澳門特區政府,都已為當地學童免費注射子宮頸癌疫苗。
根據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資料,2012年子宮頸癌在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中居第八位,佔女性癌症新症總數3.4%。子宮頸癌於本港女性致命癌症中排第九位,2013年共有142名女性死於該症,佔女性癌症死亡人數的2.5%。
目前獲准使用的兩款HPV疫苗,均能預防HPV16型與18型兩種高危病毒,以及其所引致佔總數70%的子宮頸癌。定期進行子宮頸細胞檢驗可幫助預防子宮頸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