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翠袖乾坤:「鹹魚」之樂


連盈慧

至今還不明白,為什麼某人上了高位拿了高薪,一旦做錯了事,接受公眾指責時,人家就揶揄他「吃得鹹魚抵得渴」。鹹魚很多人都吃過,而且市場主要還是適應升斗市民經濟和口味而設,只有頂尖鮮製的,才賣一級高價,但比起什麼山珍海錯,也名貴不到哪裡,而且鹹魚重鮮不重鹹,鹹到需要解渴的並非上品,也不是人人都愛吃,相信這句俗語,必定流行自饑荒時代,當時未必人人吃得飽,有飯吃,沒有送飯的菜,餐桌上有鹹魚,無湯無水,光靠下價鹹魚送飯,才有「渴」的感覺。

所以「吃得鹹魚抵得渴」,即如「燈油火蠟」、「朝行晚拆」之類上世紀成語一樣,已約定俗成不可理解,而又不用理解大家已明白是什麼意思。可是無論用來形容鹹魚的身價或是滋味,始終不算貼切。

但是近年「鹹魚」不知打從什麼時候開始,還給人賦予新的一層意義,笑說「做人沒有夢想,就跟鹹魚沒有分別!」意指做人失去大志,就像鹹魚一樣沒有活力,換言之,就是死魚一樣。

笑完之後,又覺得這個比喻過於主觀了,所謂人各有志,誰又會知道鹹魚前身,不是以能成鹹魚為榮,也以成為鹹魚為樂,成為鹹魚就是本來的夢想,就算身價各有不同,不同身價的鹹魚,也有自我樂於感受滋味。人海中活魚,表面給人看來似乎蠻有活力,看似充滿美麗的幻想,可是畢竟此身還在海浪中翻騰徘徊,總有無家可歸、無處投身的悵惘,比起早已上岸的鹹魚,就是欠缺那份安詳感。假如本身貴氣的話,成了鹹魚更見貴上加貴:未上席前已清香撲鼻,上席之後,徜徉於精緻清油小碟中與纖細薑蓉蔥絲為伴而獨善其身,只容識味者品嚐三讚,比起活魚生劏後飽受豪客分屍,鹹魚可謂已修成正果,還在乎什麼夢想?

相關新聞
百家廊:貴族精神 (2016-03-10) (圖)
琴台客聚:像王子一樣當農民 (2016-03-10)
思旋天地:向「成功」說不 (2016-03-10)
隨想國:再度尋花 (2016-03-10)
方寸不亂:爭看油菜花 (2016-03-10)
翠袖乾坤:「鹹魚」之樂 (2016-03-10)
獨家風景:好妻子南茜 (2016-03-10)
百家廊:廈門!廈門! (2016-03-09) (圖)
琴台客聚:功侔魯壁 (2016-03-09)
生活語絲:孤獨感 (2016-03-09)
天言知玄:堅「離地」市? (2016-03-09)
鵬情萬里:女記者的心酸事 (2016-03-09)
翠袖乾坤:亞視戲劇性續命 (2016-03-09)
路地觀察:母乳的偉大 (2016-03-09)
百家廊:長而平淡的愛情 (2016-03-08) (圖)
聊易談經:蹇卦 (2016-03-08)
思旋天地:港人應抓住「十三五」機遇 (2016-03-08)
發式生活:回味的歲月 (2016-03-08)
東拉西扯:短評三套新版福爾摩斯 (2016-03-08)
翠袖乾坤:都教授的聲音 (2016-03-0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