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規劃與香港系列評述(之一)
黎子珍
「十三五」規劃一系列新的發展方向與目標,從戰略上將國家的發展與香港的發展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意味着香港有更多的「近水樓台」的機遇,這些都體現出中央對香港的重視、關心、支持。香港現有許多行業,比如金融業、現代服務業、創新科技業、高端貿易業等行業,在實施「十三五」規劃中大有用武之地,關鍵在於港人要善於把國家發展之需和香港本身之長,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從中產生出巨大的聚合能量,使國家和香港都能夠得到同步雙贏。
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在北京表示,今次兩會審議的「十三五」規劃,為港澳提供好機會,他相信,只要港澳秉承「國家所需、港澳所長」的思路,將國家發展戰略舉措,與港澳獨特優勢結合起來,就能找出港澳發展的新定位。
「十三五」規劃重視香港獨特優勢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設港澳專章,進一步提到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和深化香港人民幣業務、金融市場、創科事業、法律中心、青年人內地創業等一系列發展,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獨特優勢的重視,為香港未來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
今年一月,特首梁振英新一份施政報告對香港參與「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戰略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一系列具體政策,反映特首洞悉先機,抓緊機遇,為香港作出長遠規劃。施政報告宣佈成立督導委員會,由特首親自主持,負責制定香港參與「一帶一路」的策略和政策,並設立「一帶一路」辦公室,負責推動研究工作,統籌協調相關政府部門及貿發局、旅發局等機構,以及與中央部委、各省市政府、香港的業界、專業團體和民間團體的聯絡。
「五通」與「五流」融會貫通相得益彰
香港是世界上「五流」亦即人流、物流、服務流、資金流、資訊流最融通的地區。「五通」與「五流」融會貫通,相得益彰,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才能為香港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施政報告對香港參與「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戰略高度重視,既是中央的要求,更是要抓住機遇造福港人。
香港作為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應該積極運用各方面優勢,爭取在「一帶一路」中扮演重要角色。香港配合國家戰略,在鞏固發展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三大中心基礎上做好轉型,香港可以成為國家和全球層面具有領導地位的「超級聯繫人」。
提升香港的全球離岸人民幣樞紐地位
為配合「一帶一路」戰略,香港要繼續推動離岸人民幣業務,進一步發揮和提升全球離岸人民幣樞紐的功能和服務,包括優化市場基建和鞏固金融平台,加強與沿線國家的人民幣業務聯繫,促進香港銀行與國際金融機構和企業的人民幣業務往來等。香港應加強海外路演,推動海外金融機構和企業利用香港的人民幣金融平台進行交易。
隨着「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沿線的金融活動會越來越多,香港可結合新興科技、創新產業和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以及金融領域的數字化、網絡化和移動化的趨勢,推動區域金融重新整合,這完全有利於鞏固和發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推動創科事業 形成法律中心
在推動香港創科事業方面,香港有「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除吸引國際頂尖的研究機構外,香港可以更積極地在國家和地方層面,與內地合作,將創新科技與高端製造業相結合,產學研合一,建立多元化產業。香港未來可以生產更多「Made in Hong Kong」的產品,而非僅僅是由香港投資的「Made by Hong Kong」產品,這恰恰是香港尚未發揮的優勢,這個優勢發揮出來,不但香港可改變產業單一化的狀況,而且有能力在創科事業方面為「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戰略作貢獻。
香港律師不僅僅對香港法律熟悉,對中西法律體系和合同條款也不陌生。他們多年與各國律師打交道,對各類合同的行文、細節的把控、權利義務的拿捏、條款的措辭等,都相當嫻熟。「一帶一路」建設和「走出去」戰略是推動香港成為法律中心的重大機遇,香港可憑藉法律優勢,爭取香港法院和其他機構成為合同糾紛解決地。
「超級聯繫人」功能讓香港面臨前所未有機遇
「十三五」規劃支持港澳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在內地發展創業,眾所周知,香港昂貴的租金和人力價格,令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創業艱難,而前海、橫琴、南沙等粵港澳合作平台,租金價格合理,交通便利,優惠措施豐富,配套正逐步完善,可以為香港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物質保障。香港市場狹小,年輕人缺乏出路,支持香港青年人在內地發展創業,可以把香港的市場擴大,使年輕人有更多用武之地,這有助香港青年人抓住國家大發展和兩地融合帶來的寶貴機遇,拓展自己的未來人生。
「香港所長」體現為香港擁有獨特的「一國兩制」優勢、法治優勢、地理優勢、國際聯繫優勢等多個方面,用好國際聯繫優勢,香港就是國家一個非常好的「超級聯繫人」。「超級聯繫人」功能讓香港在「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戰略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香港所長」不僅可以為國家貢獻力量,也將為香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