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激進派在立法會衝撞吳克儉。 劉國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溫仲綺)近月多名學生相繼輕生引起外界關注,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日在立法會回應議員急切質詢時指,預防自殺應要及早識別有關警告訊號及介入,同時減低「高危因素」和有效地增加「保護因素」,局方已提出5項應對措施為學校、家長和學生提供支援。多名議員則促請當局檢視學制,以減低為學生造成壓力。
民建聯議員蔣麗芸在昨日會上引用學者的分析,指不少年輕人有自殺的念頭,可能是因為覺得自己是「三無」,即「無用、無前途、無人關心」。前兩者應可透過生涯規劃,為學生建立人生方向。她促請局方加強在學界推廣有關工作。
議員促檢討學制為學生減壓
自由黨議員張宇人則要求教育局加強職業訓練課程的宣傳及增加課程種類,讓學生和家長認識更多不同的升學途徑,或有效減低要爭入大學升學壓力。其他議員則促請局方可檢討學制,以免對學生造成太大的學業壓力等。
吳克儉表示,現時若學校出現學生自殺事件,會馬上啟動學校危機處理小組,並通知學校所屬的教育局區域教育辦事處,即時安排專業人員及教育心理學家到校支援,就自殺事件評估其影響及並因應個別自殺事件的情況,訂出合適的危機處理計劃和作出適當安排,為受影響師生和家長提供適切的介入和支援服務,包括特別班主任課、學生、老師小組或個別輔導和家長簡介會等。
他續說,局方上星期曾與學校、家長及專家代表開緊急會議,並即時提出的5項應對措施,包括成立專責委員會、舉行5場分區研討會、教師講座、成立專責團隊及製作以學校、家長和學生為對象的資訊小錦囊,協助他們及早識別情緒問題的學生,並為他們尋求協助;至前日亦向全港學校發信,期望學校盡快安排生命教育課,從多方面處理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