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黎燕珊(左)和車淑梅合影。 作者提供
車淑梅
尚有十天,亞洲電視ATV這香港的免費電視台將完成五十九年的歷史任務,電台節目《舊日的足跡》請來三位亞視不貳之臣細訴內心感受。
亞視一哥劉錫賢本是TVB撰稿員,一九八五年報讀演藝學院,一九八八年畢業與九位同學到無綫面試藝員,他和黃秋生是最後兩強,結果他過不了最後一關,秋生提醒他還有一間ATV,就此他開展了二十八年的亞視生涯,嘗盡高低起跌。
「三月二日我正式辭職了,內心難受,放下的不止是一份工作,而且是二十多年來的一種關係。去年知不獲續牌,心也碎了。至司先生出現似是一道曙光,他揚言招兵買馬,發展衛星、網絡電視等,卻沒有實質行動,更淪至欠糧......。」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亞視,錫賢用「勇」形容同事,一股勇氣創出很多新天地。「醜」字形容此刻的ATV,「近五年不斷出現鬧劇,使我們這些前員工也感到極不光彩,更不贊成舉辦『末代亞姐』。」
「永遠的亞姐」黎燕珊也不相信有女孩子肯參加一個這樣急就章的選美,倒不如連那個值四位數字的后冠也可省了。「當年一九八五年邱德根先生創辦了亞姐選舉,獎金獎品極豐富,那心口針當年價值五萬,還有汽車和花園洋房,是香港樓啊。」
燕珊封后走紅至一九八九年離開ATV進軍影壇,結婚生子也離婚了。為養家,她投身保險行業,「那是個樽頸位,如何放下亞姐身份?我想行得正企得正,怕什麼?」那陣子,她在工餘之時不斷抹東西,也不察覺情緒出了亂子。某天女兒忘了搽藥膏,她打了小手一下,「女兒哭着捉着我的手,媽媽不要這樣,你會嚇怕我和弟弟......。」她醒覺了,乖女兒也提醒媽媽,「腦袋很細小,載滿了不開心,還有位置放用心的事情嗎?」燕珊明白了。
兒女長大,可見有快樂未來,可是娘家ATV卻正在倒數階段,燕珊氣憤,「電視台有這樣好的基業,為何會弄至如此田地,支離破碎?我會用『痛』來形容ATV,真哭不出聲。如果他日邱達昌先生辦電視台,我會舉手舉腳贊成,他和契爺邱生一樣風格,應使則使,他從未欠過員工薪金。」
「亞姐之父」葉家寶本來希望亞姐好頭好尾的,可是,還是把資源用作發放員工薪金最為重要,「那天回台一陣蒼涼感,悲哀,想不到亞視落得如此收場。去年十二月七日無奈放下執行董事一職,最不捨是一班共同進退的同事。但,我已代台方付了律師費和罰款,現在再加上我的欠薪,尚欠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萬,我已成債王,希望早日取回,那是有血有汗有淚的。」
離開當天,家寶只帶走自己那本電話簿,但想不到清盤日,物件可能變成廢物,也想取回那個五十五周年,台方頒發給他的「終身成就大獎」。他會用「情」字形容ATV,亞視人和節目都是充滿情感,可惜太多搭膊頭,制度未必太完善。月底他將推出著作《有緣再見》,記載他在亞視最後一年的日子。
無論四月一日亞洲電視是否會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也希望這一天也如一個亞視畢業禮,畢業同學在未來工作崗位上繼續發揮人情味、守望相助和忠誠的亞視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