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近一時期,人工智能、機器人,以及衍生出的人機大戰等報道不斷地衝擊着小狸的眼球,其中也有一道特異的風景線叫無人機。所謂無人機,其「無人駕駛」的概念大約生成於近百年前的一戰時期,而於二戰中形成「無人靶機」以訓練防空炮手,再其後的越戰時期,無人機已被頻繁地用於執行軍事任務了,一直到海灣戰爭之後,無人機迅速發展並得到廣泛應用,這其中便包括民用無人機逐漸形成了一條特異的全球風景線。
以荷蘭為例,據合眾社阿姆斯特丹二月一日電,荷蘭國家警察總局發佈了一段視頻,顯示其正在努力訓練老鷹在緊急情況下抓落無人機,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如果無人機從空中墜落,可能會危及民眾。」這樣做靠譜嗎?「使用鷹可使警察對無人機的落地位置有更大的控制力。」
至於科技霸主美國呢?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三月九日報道,「據一份最新報告顯示,五角大樓過去十年在美國領土上空部署了無人偵察機,用於執行非軍事任務。」報告同時表示「不過這類偵察飛行次數很少而且合法」。其實不止是對無人機,合法,也許是美國民眾在高科技面前最關心的問題,因為無論是各種電影還是活生生的斯諾登,都讓人們切實感受到「隱私」這個問題的尷尬和脆弱。所以,美國公民自由協會高級政策分析員Jay Stanley就說:「沒有違反法律是好事,但是科技的進步可能要求對法律予以修正。有時候,新科技發展迅速,現行的法律與人們認為適當的行為已經不再一致。」他強調:「需要記住的是,美國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非常敏感的話題。」
事實上,在該報告發表的一年之前,五角大樓曾發佈一項關於間諜無人機使用的新政策。這項政策要求任何國內間諜無人機行動要得到國防部長批准。而且,除非法律允許或者國防部批准,否則無人機「不能針對美國公民進行監視」。
最後再說一下中國的無人機情況。其一,「中國公司無論大小都將向市場大量傾銷消費類無人機,目的要麼是為了確立市場份額,要麼是為了增加這一份額。」言出致力於無人機研究的美國天空邏輯諮詢公司CEO科林。其二,據媒體報道,京東方面透露已經拿到了兩個縣的政府關於無人機送貨的批文,目前已經在宿遷完成無人機配送試點。未來,京東將利用無人機送貨到四十萬個村莊,解決「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問題。
無人機全球開花,但開出了不同的風景線,仔細一想,這其實也是各地最大的特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