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英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評論員
當前的台海局勢與兩岸關係,氣氛異常詭譎,波平浪靜之下,暗流洶湧。一方面,大陸發出堅持「九二共識」 、反對「台獨」的清晰信號,另一方面即將上台的蔡英文與民進黨卻仍在閃躲「九二共識」 ,不願正面回應「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更不願觸碰其「台獨」黨綱,使得兩岸關係發展存在陷入「冷和平、新對抗」的嚴重風險,甚至兩岸出現「火車對撞」的可能性也增大。
「波詭雲譎」的兩岸關係
綠營心存僥幸製造混沌狀態。面臨台灣政局顯著的變化,兩岸關係將走向何方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但是一方面由於尚且在位的馬英九已淪為「看守政府」,餘下任期要想在兩岸關係上有所作為十分困難,另一方面5月20日即將執政的蔡英文及民進黨卻至今仍不願正面回應「九二共識」 ,因而遲遲無法開啟與大陸的正常交往,兩岸關係由此陷入一種膠着混沌的狀態。
台灣政黨輪替發生後,島內出現不少「大陸可能因民進黨勝選而調整對台政策」的猜測,一些綠營人士自認為「民進黨成功拿到政權、全面執政,並獲得美國點頭認可後,大陸就會迫於壓力妥協、退讓」。蔡英文雖然在「九二共識」的立場上,從極力否認「九二共識」調整為承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但仍主觀期待繞開「九二共識」開啟民(進黨)共(產黨)交流。
大陸對台信號越來越清晰明確。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闡述了大陸對台政策,可以說對以上錯誤認識是「當頭棒喝」。習近平強調,「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行穩致遠的關鍵。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這清晰地向民進黨亮明了大陸對台政策的底線,再度宣示了大陸堅持「九二共識」的立場不會改變。與此同時,關於大陸將用經濟槓桿施壓民進黨的消息也不斷傳來。
近期,大陸各地先後出現赴台遊客技術性「喊卡」狀況,不由外界猜測,若民進黨上台,400萬的赴台遊客逐步減少,台灣旅遊相關產業乃至整體經濟勢必受到嚴重衝擊。而台灣輿論近期也不斷傳出擔憂民進黨上台兩岸關係生變的消息,關於「邦交國斷交潮」、「兩岸經濟合作受影響」、「服貿、貨貿喊停」、「兩會協商中斷」的擔憂聲此起彼伏。「壞消息」的不斷傳來,似乎預示着5月20日之後的兩岸關係將面臨嚴峻考驗。
兩岸關係的「球」已到了民進黨腳下。在大陸兩會宣告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要求民進黨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內涵之後,兩岸關係的「球」回到民進黨腳下。「5.20」之後的兩岸關係能否維持和平穩定,端看民進黨能否對此作出正面回應。蔡英文在選舉前後,對「九二共識」的態度有所調整,從之前的極力否認「九二共識」存在,到選前稱「九二共識」不是唯一選項,只是選項之一,再到1月21日接受《自由時報》專訪談到「承認兩岸兩會九二年有過會談,達成了若干共同諒解與認知」,但是始終沒有觸及「九二共識」中「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意涵,因而遲遲無法開啟與大陸的正常互動。5月20日即將到來,蔡英文或許還有時間表述其兩岸政策。但一切的核心在於,蔡英文無論是在「5.20」之前,還是在其就職演說當中,必須在現有的「維持現狀」、「遵守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回應「兩岸同屬一中」的性質定位問題。如果蔡英文繼續拖延、模糊,那麼迎接她的可能是兩岸關係的「地動山搖」,而不是「波平浪靜」。
摘錄轉載自《紫荊》2016年4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