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證國際證券有限公司客戶投資組副總裁 陳幹球
過去大半個月,對市場影響力最大的消息為美聯儲的會後聲明及耶倫的講話,均表明美國加息步伐將會減慢。雖有另外四位美聯儲官員唱反調,認為今年應可多次加息,但這只是一種預期管理的唱雙簧行為(Lip Service)。因美國經濟是否復甦並不是關注的重點所在,而是美國的債務新需求如何影響息率走向。環球經濟總值只約70萬億美元,以每年2%增長計算,每年新增的GDP僅約1.4萬億美元;美國新債務需求為9千多億元,更要命的是中國正在減持美債而非投資美債。
短期未見通脹威脅
市場為什麼一面在推測何時加息,但同時又有經濟學者估計美國有可能推出QE4?其實加息與QE並不違和,當市場投資於美國庫券資金不足吸收新增債務,市場息率自會反映其現況(上升),與其讓市場息率倒逼加息,倒不如先行調節聯邦基金利率,希望迫使更多停泊資金購買國庫券。若這樣也沒法壓下息率,央行便需親身上陣推出QE提供資金補充相對短缺。大眾傳媒和評級機構是不會從這個方面報道的,因為美國還是地球最強霸主,美元獨大還是實況。他們的報道只會說息率調整只是增加或減少資金流動性去對抗通脹,惟美聯儲的報告亦預期短期美國不會有通脹威脅。
他們不會告訴你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就是吸資黑洞,美預算案中軍費和國家安全的開支,再不能刺激經濟。過往當全世界的資金避難所只有美元時,這個不是問題,因只要製造危機便可,美國的軍火外銷便可創造利潤,資金亦會跑到美債。不過現時環球金融市場正在慢慢改變,有經濟學者評貨幣政策已失藥效,如日本已實行QQE,同時歐洲每月QE 800億歐羅時,貨幣流速還不見好轉,要流向美國的資金似已到盡頭。前段時間唱空中國,沽空人民幣,希望引起國內資金出逃恐慌的計劃,似以失敗告終。因從中國的企業對外併購數字和SWIFT的交易數字所顯示,資金出逃並沒達到預期效果。
港股方面,從2月中開始的反彈似受制於100天線,投資者或可考慮增加現金比重保持靈活性。■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