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秉堅 香港菁英會副秘書長
近日有內地電影公司與外國電影公司及香港電視公司合組電影公司,並以香港為基地,計劃製作華語及英語大片在全球發行。對於本港而言,能夠有國際知名、資金雄厚的電影公司以香港為發展基地故然是喜事一樁,至於香港電影業能否以此為發展契機,重振「東方荷里活」的美譽,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港產片曾是華語片龍頭
筆者雖然年紀尚輕,未有見證過香港電影的所有輝煌時刻,但亦知道在七八十年代,香港有李小龍等動作電影叫好叫座,八十年代則有英雄式電影膾炙人口,九十年代初是周星馳無厘頭電影的天下,九十年代中後期則有一系列江湖電影,2000年初有無人不識的《無間道》電影系列。經歷過2003年沙士等低潮,儘管港產片沉寂了一段時間,近年有重拾聲威的勢頭,近期由周星馳監製的《美人魚》,創下全國華語片最高收視紀錄,就是最佳的例子。
事實上,在本港電影業最輝煌的八十年代,港產片總產值僅次於美國,排全球第二,產值甚至比印度、日本還要高。論文化、根基以及人才,香港絕對有資格再度稱王。不過今日之電影世界,已非主角武功高就必定能成功,港產片要再次揚威,有一些根本問題必須解決。
綜觀現時本港電影業而言,除了數間實力較雄厚的電影公司,不少電影人連籌集足夠資金開拍電影也成問題。電影業是文化創意產業,也是資本密集的行業,近年在本港或內地賣座的電影,十之八九是較大投資的電影,尤其是以億元美金計製作的荷里活電影,香港電影若要走向世界,一間跨國電影公司還不夠,香港需要的是一大群有實力、有熱誠的投資者,令港產片在資源上更具競爭力。
人財創意缺一不可
有錢,也需要人才。筆者認為,本港不是沒有電影業人才,但出現了兩個問題尚待解決。走過輝煌的八十年代後,由於電影業萎縮、經濟不景氣等因素,不少電影人才因為生計而流失;即便在港產片重拾聲勢的今天,不少電影人依然是艱苦經營,能做到20多歲就上車買樓的電影人,筆者相信是異數。
另一個關於人才的問題,就是香港需要更多專才,特別是掌握國際先進攝影技術、後製技巧的人才。筆者認為,香港不是沒有這些人才,而是擁有這些人才的電影公司太少,或者基於預算有限而未能盡用人才。如果跨國電影公司在港成立有助於引入更多專才,筆者絕對樂見其成。
最後也是筆者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創意。如果大家有看港產片,會發現某時期有某種電影熱潮,就會有很多類似的電影出現。 筆者認為,電影人應該多發揮創意拍攝不同題材,投資者亦要多多支持原創意念。單單有錢,並不足以讓香港電影再次騰飛,論資本,香港難以跟內地及美國競爭,筆者認為,香港電影業能否再度成為東方荷里活,關鍵還在於創意,這亦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