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隨想國:守墓人的故事


興 國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曾刊過一篇報道,名叫《寂寞守陵人》,裡面有一張李建立攝影的照片,說明是這樣的:「十三陵建陵時,每座陵附近都設置一個守護陵寢的陵監。清朝立國後,廢止了前朝有關十三陵陵寢龍脈的禁令,陵區內的果園、陵監隨之衍生成自然村落,外面的農民也不斷遷入陵區居住,形成了現在守陵村的格局。照中近處的村莊是長陵村和景陵村,而遠處那片被桑松翠柏包裹的所在便是明成祖朱棣的長陵。」

這些守陵人,有人用「帶着皇族血液的公務員」來形容。這些守陵人,來到陵寢後,清朝政府會讓他們每戶擁有一處小院,他們的子女則可以享受七品官的待遇。

皇室可以這樣,老百姓也可以,只要有錢,都可以請專人看顧墓園或墳地。最近在談正衡著的《說戲講茶唱門歌》一書裡,看到談先生說起一個關於守墓人姚明清的故事,蠻有意思的。

作者說,姚明清在墓主選妥場地之後,便要負責棺木下葬如挖坑壘土等事宜,下葬之後,更要負責往後的一切管理照應,如防止盜墓、野獸騷擾、除去長草等,所以姚明清便要在附近自行用土坯來起小屋居住,更養了狗羊雞和種菜,把妻子兒女留在鎮上,獨自過着孤獨寂寞的荒山歲月,每隔十天半月,還把種的菜和養的雞生的蛋帶回家。作者說,只有在姚明清回家探望妻兒時才會見到他。

姚明清這個守墓人,曾經從墳墓裡救出母子二人。原因是那母親一直難產,三天都未把嬰孩生下來,當大家以為母親因難產氣絕後,便下葬在姚明清管理的墓地附近。正如說書人說的真是合該有事,當姚明清從鎮上回去時,走過新墳旁,隱隱聽到一陣呻吟聲,還夾帶嬰兒的啼哭聲。換了別人早就嚇得忙命奔逃了,但守慣墓的姚明清,卻立即回屋拿鍬拿鋤,挖開新墳,撬開棺材,赫然發現,母親不但未死,還在棺材裡誕下嬰孩。

談先生說,那嬰孩取名為「官生」,諧音就是棺生。

相關新聞
百家廊:十香園 (2016-04-14)
琴台客聚:放生還是殺生? (2016-04-14)
思旋天地:STEM教育成大趨勢 (2016-04-14)
隨想國:守墓人的故事 (2016-04-14)
方寸不亂:九十歲月留痕 (2016-04-14)
翠袖乾坤:吃糖與微笑 (2016-04-14)
獨家風景:兩段愛在他鄉的故事 (2016-04-14)
百家廊:你我是一片風景 (2016-04-13) (圖)
琴台客聚:諾貝爾的愛情苦杯 (2016-04-13)
生活語絲:老年心事 (2016-04-13)
天言知玄:真我 (2016-04-13)
鵬情萬里:無福吃新麥 (2016-04-13)
翠袖乾坤:劉德華罕有開腔講囡囡 (2016-04-13)
路地觀察:爽身粉的啟示 (2016-04-13)
百家廊:手語之美 (2016-04-12) (圖)
聊易談經:姤卦 (2016-04-12)
思旋天地:瓊來港招商座談暢聚 (2016-04-12)
發式生活:享受生活其實很簡單 (2016-04-12)
書聲蘭語:追思胡春惠教授 (2016-04-12)
翠袖乾坤:前輩 (2016-04-1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