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麻雀隨想


王大慶

麻雀是我國最常見的一種鳥類,中國所有的地方幾乎都可以見到牠的身影。麻雀是與人類伴生的鳥類 ,棲息於居民點和田野附近,與人類很友好。這種小生靈非常聰明機警,有較強的記憶力,如得到人救助的麻雀會對救助過牠的人表現出一種親近,而且會持續很長的時間。人類也非常喜愛麻雀,有關麻雀的成語、俗語耳熟能詳,如「門可羅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等。俄羅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他的短篇小說《麻雀》中還特意寫過麻雀,麻雀為保護不慎墜地的幼雀,以其弱小的身體面對一隻惡狗而不退縮,讀來不禁讓人感動。

麻雀從總體而言是一種益鳥,以吃害蟲和植物種子為主,當穀物成熟時,也多結群飛向農田掠食穀物。或許麻雀形不驚人、貌不壓人、聲不迷人,牠不像丹頂鶴那樣珍貴,也不像孔雀絢麗多彩,更沒有百靈鳥那樣動聽的歌喉, 加上和我們太熟悉了,反而使我們對牠們了解得並不多。認為牠偷吃穀子就是害蟲,一度曾對牠們進行大規模的圍剿,記得1958年曾將牠列為四害之一,動員全國城鄉居民,在規定的日期和時間內,掏窩、捕打以及敲鑼、打鼓、放鞭炮,轟趕消滅麻雀,轟趕得牠們既無處藏身,又得不到喘息的機會,最後累得墜地而死。那時我才上幼兒園,也被動員對麻雀進行清剿,跟在大人後面瞎起哄。隨着麻雀漸漸遠離人們的視線,大多數人沒有料到的惡果出現了:1959年春,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樹木發生了嚴重的蟲災,有些地方人行道兩側的樹木葉子幾乎全部被害蟲吃光。其他各地也都陸續發現園林植物出現蟲災,有些還是毀滅性的。而一些山區的蟲害更加嚴重。須知麻雀是吃雜食的益鳥,不但要吃一些植物的種子,還要吃很多的害蟲。這時,有良知的科學家開始為麻雀吶喊正名,認為:「由於地點、時間的不同,麻雀的益處和害處也不同;有些生物學家傾向於消滅雀害,而不是消滅麻雀。」科學家們的吶喊得到了中央的重視,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麻雀不再作為四害被除,除四害的口號也修改為「除掉老鼠、臭蟲、蒼蠅、蚊蟲。」停止捕殺後,麻雀數量恢復很快。但是20世紀最後、近20年來,在中國由於大規模地使用農藥,這使得麻雀大面積地減少,有些地區甚至到了絕種的程度,如中國的四川省,由於農耕區普遍濫用有機磷等農藥,使得麻雀幾乎絕跡。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特意將麻雀列入國家保護鳥類,以愛護麻雀,保護麻雀。

隨着對麻雀的保護以及重視生態環境的理念愈來愈被人們所接受所重視,麻雀又愈來愈多地進入人們的視野,並漸與人們親近起來。

我的休閒時光裡,就經常與麻雀為伴。我居住的樓下車庫前是公共綠化帶,綠化帶裡長滿了大樹和四季花草,這就為麻雀提供了很好的棲息地。我清晨到樓下車庫拿車子時,見常有麻雀在綠化帶裡歡唱。聽見麻雀歡唱,我便也悄悄踱到牠們身邊,饒有興致地看望這些歡唱的麻雀,有時嘴裡還吹着口哨,逗這些麻雀。麻雀們見我也「唱歌」,歡叫得更厲害。我在綠化帶地上撒了一些米犒勞牠們,可棲息在樹上的麻雀光是嘰嘰喳喳地叫喚,卻沒有一隻敢下來啄食。

我想,麻雀天性多疑。對這突如其來的米,牠們不會馬上吃的。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牠們看慣了慢慢會吃的。因而撒米後我並沒有離開,而是躲在一旁注意觀察着。不一會兒,發現麻雀們三三兩兩地從樹上飛了下來,左顧右盼,可就是不肯吃。牠們害怕,牠們謹慎,牠們怕我設了什麼機關誘捕牠們。就這樣一連好幾天,麻雀們在這裡來來去去觀望着,絕不「上當」。

我並沒有失去耐心,而是慢慢融化開,順便又撒了一些,注意觀察着。麻雀們又來了,先落在了樹上,大約有10多隻。接着發現麻雀們三三兩兩地都從樹上飛了下來,啄上幾粒米後又昂起頭看看周圍動靜,牠們的臉黑白相間,羽翅灰褐駁雜,那緊張不安覓食的姿態十分可愛。就這樣,一會上去,一會兒落下來,牠們總是飛飛落落、慌慌張張、急急忙忙、左顧右盼地啄食,沒有一會是安定的。看到牠們開始吃食了,我非常高興,心想:從現在開始,這些小麻雀會慢慢適應的,牠們開始有好日子過了,不會再為缺食而四處奔波了,小麻雀會成為我的好朋友的。一段時間餵下來,麻雀們都熟悉了我,往往是我正在撒米,就有大膽的麻雀落下來,歪着頭,睜着黑豆似的眼睛望着我,若是哪一天傍晚我忘了餵麻雀,牠們就會飛到車庫前,來回叫喚,久久不肯離去。

一次,我去外地探親了幾天,回家到車庫,剛開車庫門,棲息在綠化帶樹上的麻雀迅即飛來,唧唧喳喳叫個不停,響成一片,好像問候老朋友,又似乎嗔怪我怎麼忘了給牠們留食。我趕緊回車庫,拿出一把玉米糝,揮臂打個手勢,那群麻雀左右飛繞,興奮地叫個不停,落地啄食,就像小精靈,還統一歪脖看我,似在表示感激之情。

如今,麻雀已融入了我的生活,如有一天不與麻雀嬉鬧,我就會悵然若失。麻雀給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新色彩,當我感到孤獨時,看看這些嬉鬧的小麻雀,和牠們一起共享大自然美妙而溫情的時光,我的心裡一下子充實了許多;每當為煩惱所困,我下樓到車庫前綠化帶,凝望麻雀吃飽後在空中飛翔的優美姿態,看着麻雀精神飽滿地去對付害蟲,我的心胸豁然開朗......

其實,大自然是一個整體生物鏈,一旦失衡,便會對人類產生危害。愛鳥就是愛我們自己,保護鳥類也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你對鳥多一份呵護,鳥就會給你的生活帶來更多的美好和春意。保護動物如此,保護生態環境更同理。

相關新聞
百家廊:麻雀隨想 (2016-05-24)
思旋天地:張德江給予香港正能量 (2016-05-24)
發式生活:意想不到的訪問機會(下) (2016-05-24)
聊易談經:鼎卦 (2016-05-24)
書聲蘭語:漫談旗袍(一) (2016-05-24)
翠袖乾坤:港式中產 (2016-05-24)
跳出框框:英人長壽之道 (2016-05-24)
百家廊:浪漫的山水 (2016-05-23) (圖)
琴台客聚:正其義、明其道 (2016-05-23)
生活語絲:《白鹿原》和陳忠實 (2016-05-23)
淑梅足跡:願小方Stephy拍《復合紀念日》 (2016-05-23) (圖)
七嘴八舌:面試成敗的原因 (2016-05-23)
翠袖乾坤:抱抱 (2016-05-23)
網人網事:寫在國際博物館日(上) (2016-05-23)
百家廊:巧遇「阿爸的情人」 (2016-05-20) (圖)
雙城記:一跪值千萬 (2016-05-20)
此山中:中國,時裝古國(之一) (2016-05-20) (圖)
隨想國:古龍散文 (2016-05-20)
演藝蝶影:油麻地戲院,你好﹗ (2016-05-20)
翠袖乾坤:不能忘記 (2016-05-2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