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達智
坊間推出香港古舊建築物攝影比賽,宣傳照片選了一幀拍攝自我家祖堂,新界屏山坑尾村覲廷書室,崇德堂之漂亮照片,用作推廣。
可惜附設簡介文字出現資料錯誤。
教育統籌局資料原文:覲廷書室由鄧氏族人鄧英山創建,於同治九年(一八七零年)落成。覲廷書室命名,為紀念鄧英山父親鄧覲廷,清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年)舉人。
鄧英山,應為鄧英生,上世紀初新界文人。其子,二戰年代前後新界文人鄧友山。覲廷書室並非英生公興建,而是英生公父親,香泉公創立。香港新界鄧氏廿一世祖,清道光十七年舉人覲廷公,筆者太太曾祖父。香泉公,我太曾祖父。英生公,我曾祖父儀卿公之長兄。在下排至廿六傳,想新界鄧族來到今天,已繁衍至起碼三十一二傳。
是次官方資料想是「手民之誤」,不過人名,人物關係的落差比較大!
童年歲月在覲廷書室,及相連的清暑軒度過不少日子,幼稚視野以為不過偌大古舊建築幾棟,從來沒想過日後竟然成為香港一道耀眼古建築風景線。當年最吸引,爬上瓦蓋屋頂,望前面看不到邊綠色田園、河流、魚塘連片,一直滾蕩到后海灣,遙望對海蛇口南山。汽車不多夏日長,躺下酸枝貴妃床,聽劃過長空盤旋飛鳥鳴唱伴午覺。
說起老家舊事,想起四月二十九日,本報專欄「演藝蝶影」作者小蝶文章《圍頭話初學生》,說起《EU超時任務》所講圍頭話。香港新界原居民,除部分客家人操客家話,絕大部分都說圍頭話,可惜來到我們下一代,如非唔識聽唔識講,好運只能曉聽幾成,在港者都說粵語白話,海外的說英語、荷蘭語、德語......這個原為東莞話支派的方言通用程度勢將漸次消逝,目前應用程度不及皇崗、福田、上沙、下沙一帶原居民。
自中原南遷,相信我們原應講與中原話同源的客家話。久住他鄉是吾鄉,一千年後習慣了東莞話,自成一格形成今天所謂圍頭話。
小蝶指出的「能蟹」,實為「能械」,或「靈械」,意為能幹。
阿娣,就是阿弟,意思弟弟、細佬,音異而已。
糞箕笠,則不太清楚所指了。
摳泥、摳草根,罵人無葬身之地。
其實圍頭話與粵音不遠,多聽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