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家長煩惱周末該為子女安排什麼活動,何不到訪郊外,既可培養學生保護自然的意識,亦可讓他們親親大自然?我校早前參加了由港燈智「惜」用電計劃「綠得開心學校」及長春社合辦的「綠遊香港」生態文物導賞團,現在就和大家踏上「南丫島-生態初探」之旅!
「豹尺蛾」滿天飛 小蛇惹虛驚
經過連日大雨,導賞團當天終於放晴,導賞員提到許多生物會趁天氣好轉出來活動,令同學更是期待!大家率先看到「豹尺蛾」,一種顏色獨特的飛蛾,放眼樹上盡是牠們的身影,甚是壯觀,相信正值其繁殖季節。
忽然,樹叢中出現一條小蛇的身影,引起同學一陣小騷動,但導賞員解釋只要不主動挑釁,其實蛇對人類一般是沒有興趣的,大家這才放下心頭大石,並留在安全位置聆聽導賞員介紹小蛇的外形特點,認識其另一面。
大家沿途均留心聽講,回過神來卻發現雖已做足防蚊措施,但還是給叮了幾口呢!導賞員就此引發同學思考蚊子的大量繁殖,是否與城市發展令蚊子的天敵大減有關呢?
放生損平衡 反思環保真諦
此外,我們見到威脅本地植物的「植物殺手」-微甘菊。微甘菊生長速度快,更會覆蓋原有植物表面使其枯萎,加上其種子輕易傳播,很難徹底清除。
又例如在索罟灣天后宮前的「放生池」,有着釵h善信放生但非香港原生物種的巴西龜,這樣會影響本地生態平衡,故這種放生行為不值得提倡。
同學耳聞目睹自然生態受破壞或威脅,眼前的美景將來是否仍然存在呢?人類會否受大自然的反撲呢?同學想着,更明白保護生態和環保的重要。六年級的羅蔚晴同學表示,參加導賞團除了學習到各種動植物的特點外,更讓她了解香港的自然生態環境,希望能在生活上多環保,為保護大自然出一分力。
8條主題路線「綠遊香港」
我校日常亦培養學生綠色生活習慣(導賞員也稱讚同學自備水樽),更會透過不同學科及主題活動,讓學生多接觸自然。例如課餘到海下灣及米埔等地考察,以及參加「綠遊香港」導賞團,當中有南丫島「風之旅」、「草本尋芳」及香港島「樹的故事」等8條不同主題的生態文物徑供學校及公眾報名參加 。
我們相信只要共同努力,活出環保,將可保護大自然生態,繼續「綠遊香港」! ■嘉諾撒聖家學校(九龍塘)
(港燈智「惜」用電計劃「綠得開心學校」之一)
港燈智「惜」用電計劃,致力教導年輕一代及公眾人士培養良好的用電習慣,目前全港已有三百多間中小學校加入「綠得開心」學校網絡。詳情可致電3143 3757或登入www.hkelectric.com/smart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