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蔡若蓮「企出嚟」選立會 批葉建源「愛鬥」零實幹

2016-06-27
■蔡若蓮批評葉建源未能改善業界問題,冀透過出選改變現況。■蔡若蓮批評葉建源未能改善業界問題,冀透過出選改變現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福建中學(小西灣)校長、教聯會副會長蔡若蓮昨日宣佈參選今年9月立法會教育界功能組別選舉。她表示,自己服務前線多年,了解前線老師和學生需要,而現任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出任4年來,業界問題未有改善,故希望透過出選改變現況。蔡若蓮指,自己是獨立出選,但會爭取業界團體、組織和教師的支持。

蔡若蓮昨日在尖沙咀街坊福利會禮堂召開記者會,宣佈參選本屆立法會功能組別議席,多名前線教師到場為她打氣。蔡若蓮表示,面對幼師薪級表、教師人手編制、人口波動與縮班殺校潮、合約教師待遇、全面學位化、非教學工作困擾等問題,愈來愈多業界人士想改變現狀。

對葉口說不做「忍無可忍」

她對葉建源出任立法會議員4年來未有改善業界問題「忍無可忍」,例如「火柴盒」學校校舍安全問題長期存在,葉卻最近才開始關注。蔡若蓮批評他「批鬥式思維」,「喊口號就聲嘶力竭,講實幹就一事無成,光是見報曝光多」,教育界應有「更明智的選擇」。

前線經驗豐富 保護幼師權益

她以「香港的抉擇」為競選口號,認為本次選舉是教育界的轉機,要「企出嚟」「撥亂反正」、「制度重建」、為教師發聲。她表示,自己曾先後任職多間學校和教育局,現時又回到學校當校長,勝在有多年前線經驗,對選情有信心。

蔡若蓮形容自己是一個平常的教育工作者,關心教育,生活簡單,家庭幸福,從小有信仰,對人生有的都是感恩,認為教育要有「信望愛」,因為教育成果不是數字,而是對生命的影響,不能即時體現。她說,在面臨諸多教育問題的情況下,如果沒有盼望,就難以堅持下去,故希望通過選舉把此理念傳播開去。

蔡若蓮又表示,自己早前與幼師一同爭取,在短短兩個月收集了7,366個簽名,成功促使政府把幼師起薪點升至1.8萬元。

此外,蔡若蓮還成立了香港教師夢想基金,為教師提供追求理想、持續進修的機會。她解釋,教師進修代價很大,因為一旦暫停工作,很可能在進修後無法再入行。基金不單提供金錢,還提供時間上的幫助。她說,在短短幾個月就收到了超過300個申請。

有信心讓教育回正軌

雖然香港面對政治困局、社會撕裂,但蔡若蓮依然堅信有希望和出路。她認為,同行是並肩的戰友,家長是忠實的夥伴,潛能無限的學生是堅守崗位的動力,有信心讓香港教育重回正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