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管教角色變 忌「虎媽」「貓爸」

2016-06-28
■有調查顯示子女渴望得到父母的鼓勵。圖為父母管教子女模擬情節。 資料圖片■有調查顯示子女渴望得到父母的鼓勵。圖為父母管教子女模擬情節。 資料圖片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全球化-

家長緊張子女的學業無可厚非,但若因而打罵,甚至作出精神虐待,對子女成長影響深遠。傳統家庭管教子女多是父嚴母慈,但有調查發現,近年本港家庭管教角色已經轉換,由母親主導家庭管教成為「虎媽」,而父親因忙於工作,與子女相處時間較少,為保持良好關係因而成為「貓爸」。調查機構建議父母管教方法要一致,避免「一嚴一鬆」,父親應多分擔管教角色;子女亦宜向父母表達關愛,建立家庭的正面互動。 ■莊達成

作者簡介:曾任通識教育科專業發展學會會長。曾任教高補通識教育科,現任教高中和初中通識教育科。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通識教育科課程發展與教學文學碩士。編著《如何做好通識教育科獨立專題探究》一書。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全球化

1.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

表一:家長對子女精神傷害情況#

精神傷害                     香港家長 新來港家長

威脅會把子女心愛的東西丟棄             42%    42%

口頭或者非口頭上排斥、貶低、公開羞辱或者恥笑子女  22%    20%

恐嚇會傷害、拋棄子女                15%    21%

漠視子女的情緒反應、不重視子女、與子女表現疏離   7%     9%

限制子女表達自己的意見、感受或意願         5%     4%

不准子女與人接觸和溝通、禁錮            4%     2%

或者限制子女參與各類活動其他(不准打遊戲機/評論子女的成績等) 1% 2%

#註:2014年數據。受訪者可選多項。受訪本港家長共355名,新來港家長共253名。 ■資料來源:防止虐待兒童會

表二:兒童最不喜歡父母的話

項目                百分比

你學習一下人家啦/你看看人家     49%

你真沒用               37%

髒話                 36%

你沒得救啦              32%

生一塊「叉燒」都比你好        32%

你這樣,將來做乞丐          29%

下次帶你去玩(但沒有做到)      16%

這麼多人死,但不見你死        11%

只吃東西不做事,一做事就打爛東西   10%

你喜歡媽媽還是爸爸多些/你的朋友沒有一個好人/你只懂得吃 9%

■資料來源:防止虐待兒童會

表三:兒童最想父母說的話

項目               百分比#

盡力就可以啦,我覺得你已經很厲害  35%

有進步,繼續努力          34%

失敗不要緊,最重要是不要放棄    34%

你做什麼,我們都支持你       32%

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31%

你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做決定    31%

我愛你               28%

我覺得你很乖巧很厲害        27%

多穿件衣服,多吃些東西       25%

不如媽媽爸爸給你一些建議      5%

#註:受訪者可選5項。

■資料來源:防止虐待兒童會

資料B:管教子女建議

.父親與母親的管教方法要一致,避免「一嚴一鬆」

.父親多分擔管教的角色,減輕母親管教子女的負擔

.適當地以行動及言語向子女表達欣賞、鼓勵及關懷

.切忌用打罵、威脅及過度保護來控制子女服從自己

.對子女日常生活有一定掌握,多了解子女的需要及期望,以調整對子女的要求及管教方法

■資料來源:明愛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

資料C:有關父母過分關心子女報道

不少父母因過分關心子女,為子女的日常生活作出安排,卻會影響下一代的成長。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父母管教方式侵犯子女的私隱,或讓子女養成倚賴習慣,造成心理影響,也會損害子女腦部發展,而且這些影響長達數十年,令他們成年時仍活得不開心。若父母對子女的照顧親切,讓子女感受到溫暖,他們成年時仍會活得快樂。

專家指出,父母在子女成長過程中提供一個穩定和溫暖環境,讓子女探索事物,有助子女在社交和情緒方面的發展,但若父母對子女過分管束,會影響子女將來的獨立,令子女更難控制自己的行為。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想一想

(a) 根據資料A,試指出數據所顯示的重要趨勢。

(b) 參考資料,評論父母管教子女的實際職能與所預期職能之間出現的差異。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

2.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家長對外傭照顧子女顧慮

項目              平均分#

英語文法不正確          3.88

過分遷就子女,影響學習成效    3.82

對文化及價值觀有偏差       3.79

發音不標準            3.68

學歷低,知識不足         3.47

不跟隨僱主指引          3.30

與子女經常看電視         3.12

子女與家傭過於親密        3.12

#註:1分至7分,7分為最擔憂。

■資料來源:牛津大學出版社、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資料B:

表一:幼兒學好英語「秘訣」

.每日要有25%時間用英語溝通

.若要小孩的英語如同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每日要有60%時間以英語溝通

.幼兒應有多於3位英語溝通對象,外籍家傭可為其中一人

.外籍家傭可當朋友角色,加強幼兒英語溝通能力

.要聽及重複使用新詞最少12次,以加深印象

.應重愉快學習,並非強記

.要以情境式學習,如透過講故事,兒歌或遊戲學習

.應多以英語作深入討論

■資料來源: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表二:家長為子女學習安排

項目              百分比

每月花最少3,000元在子女學費上  66.4%

在子女一歲前讓他們開始閱讀   54.5%

家長擁有逾21本英文圖書     55.8%

家長擁有逾21本中文圖書     46.7%

帶子女到公共圖書館閱讀     46.9%

帶子女到書店          47.6%

安排子女參加遊戲小組      43.6%

■資料來源:牛津大學出版社、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資料C:有關聘請家傭調查報道

香港家庭聘請家傭會導致父母與子女關係疏離?有調查發現,在子女眼中,聘請家傭可令父母的管教參與度及親密度較高,負責調查的機構解釋,僱主有家傭分擔家務,與子女相處的「優質時間」大增。

但調查同時顯示,家長認為由家傭照顧的孩子一般責任心較低,較容易出現紀律問題。機構建議父母以身作則,建立分擔家務文化。

除此之外,調查也發現,有家傭的婦女焦慮感較高,她們可能有感「未盡母親責任」而內疚,亦因須兼顧事業和安排家傭工作而受壓。

■資料來源: 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想一想

(a) 根據資料,香港家長對外傭照顧子女有所顧慮,對此你會如何解釋?試加以說明。

(b) 根據資料,討論香港家長為子女的學習安排與香港教育制度的關係。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

3.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中一至中六學生在節日中吸煙、飲酒習慣

項目       不知道/難講 經常 間中  甚少 試過一次 從來沒有

節日裡吸煙的習慣   2.8%   2.6% 3.10%  4.90% 5.70%  80.9%

節日裡飲酒的習慣   2.0%   4.3% 15.2%  20.4% 11.7%  46.3%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香港青年協會

資料B:有關政府青少年政策看法

有學者認為,政府要制定全面及前瞻性的青少年政策,必須將青少年事務提升至跨政策局的層面處理,這樣才能有效地為未來培養對社會有承擔和負責任的公民。

同時,整個政府的思維和政策的推行,必須配合時代、社會現實的發展,多利用網上平台去解釋各種政策和收集市民意見,尤其是一些反對的聲音,加強政府與市民之間的互動溝通,鼓勵市民以至青少年多參與社會事務。

特區政府在制定針對青少年的政策之前,必須對他們的思想和心態有多些了解。由於新一代的青少年主要是伴隨互聯網成長的一個巨大群組,他們往往透過網上平台參與社會事務討論和發表意見,針對個別社會議題而發動一些民間活動。他們又會利用互聯網去動員、組織和聯繫,所以社會上會統稱他們為「N世代」(net generation)。

「N世代」主要有3個特質:第一,積極參與社會,有極強的動員能力;第二,不平則鳴,成為另類「審查」力量;第三,思想全球化,喜歡隨時學習。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想一想

(a) 根據資料A,描述及說明中一至中六學生在節日期間的吸煙和飲酒習慣。

(b) 根據資料B,有哪些社會因素促使「N世代」特質的形成?試加以解釋。

結語

近年青少年的社會參與角色的確出現變化,他們逐漸跳出傳統的框框,透過網上平台,積極走向社會,主動參與討論和表態,社會上都將他們形容為「N世代」。

當「N世代」遇到不公平的事,他們往往會發動網上「追討」,甚至在網上「聲討」,這種行為在社會上變成了除記者以外的另一種「審查」力量,這股力量絕對不能忽視。

現今的「N世代」經常接觸互聯網,facebook、blog、email已經成為他們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他們可以在網上平台認識世界各地的朋友,知道不同地方發生的事情,對世界資訊有更多的了解,他們的思維某程度亦會因此有所改變。

對於某些社會議題,他們未必會從香港單一角度去考慮,而會從世界出發,加入更多全球化的元素。

故此,政府應該研究與傳媒及網民大眾的互動方式,以及如何把互動後的結果,適當地與現行的法定程序、政策制定互相配合。

延伸閱讀

1. 《孩子留路邊 作家:日獨有懲罰文化》,香港《文匯報》,2016年6月4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6/04/GJ1606040013.htm

2. 《子女打機惡教? 近半嗌交一成講手》,香港《文匯報》,2016年5月8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5/08/YO1605080004.htm

3. 《兒童快樂指數 「兩連跌」創新低》,文匯網,2016年3月30日,http://news.wenweipo.com/2016/03/30/IN1603300065.htm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