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之思維與德者之言行,豈是常人所能理解的!常人看待事物,往往被事物呈現的形象蒙蔽,只見表象而不知內裡,更遑論了解其本質。又或因利害關係執於一偏,帶着成見看待事物。莊子哲學,旨在點破人的愚昧,並指點提升智慧的蹊徑。有些時候,他會借孔子的嘴,闡明智者之思。有關討論,見於《莊子.雜篇》︰
孔子窮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顏色甚憊,而猶弦歌於室。顏回擇菜於外,子路子貢相與言曰:「夫子再逐於魯,削跡於衛,伐樹於宋,窮於商周,圍於陳蔡,殺夫子者無罪,藉夫子者無禁。弦歌鼓琴,未嘗絕音,君子之無恥也若此乎?」
顏回無以應,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歎曰:「由與賜,細人也。召而來,吾語之。」子路子貢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謂窮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而不疚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隘,於丘其幸乎!」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子路扢然執干而舞。子貢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
即使是入室弟子,也不明白孔子面對困境時淡然自若的原因。莊子借故事說明得道之人「通亦樂窮亦樂」。外在環境不會影響精神境界的自得。「窮困」與「通達」只不過像四時的交替,一切本屬自然。智者將無所慮,所慮者只因其不得道。
語譯
孔子被圍困於陳國和蔡國間,七天沒生火煮食,只喝不加米粒的野菜湯,臉色非常疲憊,卻還在屋裡彈琴唱歌。顏回在外採擇野菜,子路和子貢互相談論說:「先生兩次被迫離開魯國,衛國禁絕他再進城,在宋國連他曾講學休息過的大樹都要被砍伐,在商、周不得志,如今於陳、蔡之地又遭到圍困,欲殺害先生的人沒罪,凌辱先生的人沒被禁止。先生仍彈琴唱歌,不曾間斷,君子有如此不知恥辱的嗎?」
顏回無以回應,進屋告訴孔子。孔子推開琴感慨地說:「子路與子貢,實是見識淺陋之人。叫他們進來,由我告訴他們。」子路和子貢進屋。子路說:「如此處境可說是窮困了!」孔子說:「這是什麼話!君子明道稱為通,不明道稱為窮。如今我懷抱仁義之道而遭逢亂世禍患,這怎算是窮困呢!故此自我反省而不愧疚於道,面臨危難而不喪失德行,嚴寒已到來,霜雪已降下,我才知道松柏的茂盛。陳、蔡的困厄,對我而言也許是件幸事呢!」孔子安詳地再拿起琴彈琴歌唱,子路興奮地執干跳舞。子貢說:「我從不知道天是如此高遠,地是如此低下啊!」
模擬試題: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白話文。(6分)
1. 「君子之無恥也若此乎?」
2. 「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
參考答案:
1. 「君子有如此不知恥辱的嗎?」
2. 「我從不知道天是如此高遠,地是如此低下啊!」
■謝旭
作者簡介:現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任教,教授中國文化課程。考評局資深主考員與閱卷員。哲學博士、文學碩士、專欄作家。PROLOGUE集團教育總監、中國語文科與通識教育科名師。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