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水循環觀測衛星四年內升空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 助洪災乾旱預警

2016-07-12
■昨日,第36屆國際地球科學與遙感大會(IGARSS)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新華社■昨日,第36屆國際地球科學與遙感大會(IGARSS)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本報記者從2016年國際地球科學與遙感大會上獲悉,中國預計在「十三五」末期發射全球首顆水循環觀測衛星(WCOM),這也是中國第一個面向重大科學前沿問題的空間地球科學衛星計劃。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施建成研究員表示,當前中國南方水災氾濫,也有很多地方乾旱,這就屬於水循環特徵在發生區域的變化所造成的現象,而預計最快於2019年發射的水循環觀測衛星則有望幫助科學家們找到答案。

昨日,2016年國際地球科學與遙感大會(IGARSS)在北京召開。IGARSS是該領域全球最高規格、最大規模的會議,此次是首次在中國舉辦,顯示出中國在該領域研究具有領先水平。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中國空間基礎設施實施計劃、中歐空間地球科學「龍計劃」、全球水循環觀測衛星、衛星對灰霾的遙感監測等中國科學研究亮點,成為會議焦點議題。

已完成載荷技術驗證

施建成研究員告訴記者,中國預計在2019年到2020年發射全球水循環觀測衛星。這是全球第一個對全球水循環關鍵要素進行系統性綜合觀測的地球科學衛星,未來並將以此為核心發展出國際水循環觀測衛星星座。「衛星主要通過在全球變化背景下觀察水循環的特徵怎樣發生變化,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施建成表示,當前中國南方水災氾濫,也有很多地方乾旱,都屬於水循環特徵在發生區域的變化所造成的現象。「怎麼去預報,怎麼去進一步認識,這是現在非常前沿的一個科學問題,我們的衛星主要是針對這個」,他說。

施建成表示,全球水循環觀測衛星計劃在去年得到了重點支持。目前該計劃已完成主被動協同反演和有效載荷關鍵技術的攻關與試驗驗證,為開展工程研製奠定基礎。他預計,水循環觀測衛星的發射,將大大提升中國在這一重要科學領域的地位。

設想從月球對地觀測

中國科學家還提出從月球上開展對地觀測的新設想。月球是人類目前唯一能到達的地外星球。如果在月球上佈設遙感器,利用月球作為對地觀測平台來對全球尺度的科學現象開展研究,通過提高載體平台的高度,建設持續的地球全球觀測能力,對於實現長期連續的大區域全球變化和宏觀地球科學現象的觀測具有重要意義。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吳季表示,中國的月球探測計劃首先是「繞」、「落」、「回」,這是月球計劃中「探」的過程,後續還有「駐」、「留」兩個大步驟。從月球上開展對地觀測計劃目前尚在論證階段,若計劃的科學性和應用性都很強,可能在中國未來的月球探測計劃中獲得上天觀測的機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