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今屆立法會選舉資訊科技界選民激增113.2%,現任議員莫乃光最初高調指稱他人「種票」,後被踢爆其中66%新增選民經親反對派組織登記。立法會資訊科技界候選人楊全盛近日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莫乃光在前幾屆選舉中特別喜歡批評對手「種票」,但今次事件令人質疑他「賊喊捉賊」,「莫乃光在指責別人『種票』的同時,更應反省自己曾做過什麼。」
批莫口撐創科局 無叫停拉布
楊全盛在該訪問中指出,莫乃光一直立場搖擺,「政治行先過業界專業要求」,不能代表業界。在創新及科技局成立的議題上,莫乃光的立場搖擺不定,最為業界不滿,「他雖口中支持成立創科局,但面對反對派議員多次拉布,卻從未站出來叫停。2015年年中,業界要求加開會議爭取議案盡快通過,莫乃光竟對此投反對票。」
需真正代表IT利益議員
楊全盛強調,業界需要一位可真正代表業界利益、為業界發聲的議員,「作為香港土生土長的IT人,我一直都希望為業界做更多事,包括早年推動軟件行業協會的工作到近年推動智慧城市發展,再到多次帶隊前往立法會抗議議員針對創科局成立拉布。」
楊全盛強調,大家都端着創科界的飯碗,當感到創科業界可以更好時,卻慘遭有人拉布或姑息拉布,或者明明可透過「加會」加快通過議案,業界議員卻不以為之,令人氣惱。
他慨嘆,香港具備發展IT的軟件及硬件條件,業界卻偏偏停滯不前。與其他國家及地區相比,香港「好像現代版『龜兔賽跑』」:十多年來,不僅業界發展、特區政府相關政策或業界在立法會的表現亦「卡着卡着」,「這正是我希望站出來參選的原因,希望為業界未來,為下一代做些事。」
推動新經濟 助港青上流
楊全盛指出,未來會推動新經濟發展,讓年輕人有更多機遇及更優質職位的選擇,推動法例更新、政策出台,扮演業界與政府的溝通橋樑。他強調,議會職責是監督政府而不是癱瘓政府,市民需要一個政府的「對手」而不是「敵人」,議員更不應將政治議題凌駕於業界利益之上。
楊全盛昨又在其facebook(fb)專頁上載短片,再闡述其政綱。他強調:「香港的金融、房地產及服務等傳統支柱行業已呈飽和狀態,年輕一代缺乏優質就業及向上流動的機會。要打破困局就要由推動數碼新經濟着手,加速香港整體經濟轉型!特別依靠創新科技將傳統行業升級轉型。要做到這一點,除業界自強,亦需要政府政策支持。」
他建議,特區政府在進行採購時,遵循本地優先及能力優先的原則,重新審視WTO(世貿)豁免條例,加大力度支持本地科技初創企業及中小企,提供更多機會給本地年輕人,讓他們一展所長。
資訊科技界另一名候選人為莫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