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小彬
今年以來,各大都城樓市火爆再現,新地王不斷誕生,豪宅名邸接踵開盤,房價屢創新高。筆者所在的城市,據說地產也進入品質時代,幾個高端項目衝破了三萬元一平米大關。眼看四周華廈聳起,一片金碧輝煌的包圍中,我居住的樓房愈發顯得陳舊簡陋。我棲身的小區,位於城市二環路西側,方圓二三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集中了好幾個單位的幾十幢宿舍樓。這些房屋都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建的,多由員工集資、單位出面委託建築隊施工蓋成。當時便覺得房屋結構設計不合理,採光、通風不佳,建築材料和工程質量也難恭維。20多年過去,歲月消磨和風雨侵蝕之下,有的房子漏雨了,有的房子跑水了,有的房子電路出現故障,還有人家牆壁和天花板掉皮、地面凹陷。不少人在別處買了新房,便將舊房賣了或出租。實話說,我在這裡也住膩了,也想搬走,可看眼下樓市的價格,再摸摸自己的腰包,一時喬遷無望。困愁之中,稍可安慰的是,家離單位很近,走路5分鐘即到。
三月的一天,我在家裡洗衣服,忽然看見洗手間主下水管往外滲水,趕緊上網找家政服務人員。半小時後,來了個修理工,看了看說:「水管太舊了,需換新的。」他用電鋸將原先的鑄鐵水管鋸掉一截,換上PVC管,換管前在水管內側刷了點白膠。手腳倒是挺利索,不過,他並未要求關閉單元水管閥門,我樓上還有三層住戶,夾雜着米粒菜葉的用水在嘩嘩下洩,他的換管全程都是帶水作業。水管換好後,當下雖不漏了,但我不放心,讓他留下了名片。果然,幾天之後,水管又滲水了,我打電話叫他過來。他來後與上次一樣,鋸管換管刷膠,又是帶水作業,我說:「這樣會影響效果,說不定還要返工。」他連說:「不會,不會,絕對不會。」
可一個月後,水管並不遵守他的承諾,又滲水了,我對那人也失望透頂。打電話給單位管後勤的科長,一番周折後,科長派來兩位師傅,他們也帶來一根PVC管,可看着就比以前的結實。師傅將原先的水管鋸掉後,將新水管換上,方法差不多,但刷的是一種極黏稠的膠,顏色為棕色,且隨即關閉了整個單元的水管閥門,兩個小時後,待密封膠和塗在水管連接處的堵漏靈乾了才打開。經這兩位師傅一修,下水主管道算是服帖了,至今不漏。
師傅告訴我,舊鑄鐵水管要延長使用壽命,須刷一遍油漆,防止銹蝕。十幾年前,我曾買過幾桶油漆,兌上一些汽油,把家裡的牆圍和暖氣片刷成白色的。那時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在滿屋刺鼻的甲醛、苯的氣味中,我竟讀書看報,夜晚酣然入睡。而今說什麼,我也不敢如此粗率了。思來想去,拿不定主意,忽然看見腳下還有未用完的堵漏靈,這種東西狀似水泥,我想多兌些水,將它們做成糊狀,然後刷到水管上,效果不是和油漆一樣嗎?且不會產生有害氣體。說幹就幹,我找出幾個盆子,還有毛刷,將堵漏靈加水稀釋後,開始往廚房和洗手間的鑄鐵水管上刷,水管上的銹斑和破損處很快就被糊住了。兩小時後,活幹完了,欣賞着自己的戰果,我挺得意,一邊唱着歌,一邊清理掉在地面的殘渣,不想就此鑄下大錯,我不是將這些殘渣揀起放進垃圾桶,而是直接用水沖入下水道。當時雖無礙,可兩天後下水道排水不暢了。
只好又上網,又打電話,找來一人。那人攜帶管道疏通機而來,將一長鞭狀的疏通簧探入下水道,開動機器,疏通簧在管道內反覆震盪,帶出一些油膩和碎屑,折騰了一小時,排水太慢雖有改善,但仍不順利。我問他:「是不是沖入下水道的堵漏靈附着在管道內,不好清理?」他說:「與此無關,而是管道內有東西堵在彎頭裡,可疏通簧無法抵達該處。」他試了多次,均告無功。我不太理解,現今科技如此發達,怎麼就沒人研製一款能有效清理管道內部垃圾的機器呢?看那人年紀不大,思維和表述也清晰,我問他從事此業幾年,他說五六年了。我說:「這樣的故障,別人家肯定也有過,你完全可以研究發明排解故障的機器呀,那樣你就可申請專利了。」他嘿嘿一笑。這時手機響了,有人叫他去幹活,朝我收了150元錢,他趕緊走了,可我家的下水道,他並未徹底修好。
過去蓋的樓房,多是五六層,沒有電梯,也無地下室,而是家家配有一間蓋在樓外的小房,以放置雜物。5月初,眼看雨季快到了,一天我上小房頂查看,發現有幾道裂縫,如果連天陰雨,怕要「屋漏無乾處,雨腳如亂麻」了。第二天找來一修房頂的工人,他說姓張,我問價格,他支支吾吾,我心想修下房頂能有多貴,先幹活吧。他動手幹起來,先支起一口大鍋,將一大塊橡塑油膏放入鍋中,點火燒化,然後用桶提到小房頂上澆下,再用一木板刮平。我僅有二三平米的小房,他竟用了三大塊油膏。活幹完了,他口齒清楚了,說一塊油膏300元,三塊相加900元。我吃了一驚,難怪他剛才不明說,原來是怕我嫌貴,不讓他幹呀。我笑了笑,只要活幹得好,貴就貴點吧,把錢如數給他。與修水管的人一樣,張也沒讓我省心。兩天後我便見那油膏往下滴,小房門前落了一地,打電話叫他過來,返工補修好幾次。幾個鄰居今年也找張修了房頂,他們的小房四周也掉落些油膏,大家都埋怨此人幹活不行,材料不好,要價不菲。
許多城市裡,老小區為數不少,舊房佔住宅總數應在一半以上,大量市民出入生活其間。類似我遇到的水管跑水或堵塞之事,每天都會發生。誰家碰到了,都會很棘手,處理不當或不及時,還容易引起鄰里糾紛。應該提及的是,舊房修繕和水管、電路維修,並不是一般人隨手能幹的,而是技術性較強、且需要使用專業設備和材料的工作。多數市民逢遇此類麻煩,第一選擇都是上網或打電話,找家政服務人員。
依我的經歷來看,現今各類維修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工作質量和態度不一,所用材料也無規範與標準。即使這樣,找他們報修的電話,還是一個接一個,可見市場需求之大。也許正因如此,他們有時大大咧咧、幹活馬虎。早幾年,便有人指出,家政服務從業者多為農村進城人員和下崗職工,文化偏低,未受專業技術培訓,導致服務質量較差。家政服務屬於第三產業,資料顯示,中國城鎮家庭的需求,可為5,000萬人提供就業崗位。近年來,隨着社會發展和居民收入增長,人們對家政服務提出了更高更多的期許。怎樣管理和培訓從業人員,提升工作質量,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