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沙耆的鄉愁(下)

2016-08-20
■沙耆布面油畫風景。作者提供■沙耆布面油畫風景。作者提供

■ 孫群豪

據沙天行先生《沙耆年表》記載:1946年10月,33歲的沙耆因精神疾病再度發作,在中國駐比使館的安排下回國。沙耆回國時,除了帶回幾大箱數百幅畫作,身無分文。他最迫切的願望是盡快在上海舉辦一次盛大的個展。其畫展廣告當時已見報端,不幸的是內戰又起,他在碼頭甚至未能見到闊別十年的妻子和從未見過的兒子,只好匆匆回到老家,兩手空空面對望眼欲穿的老母親。而帶回來的那幾大箱畫作,只好寄放在沙孟海先生家中。

此時北平當藝專校長的徐悲鴻得知沙耆已回到國內,就去信聘請他為北平藝專教授。沙耆是接受了徐悲鴻的邀請,但因精神病情嚴重而未能成行。沙耆筆記中顯示他想急切回國的原因和心情。有沙耆的詩為證:「忽聞中華已解放,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比國回故鄉,便上浙江做省長。」前些天我在微信上發了一組題為《沙耆的鄉愁》畫作,好多朋友問我為何落款:省主席沙耆。從這首詩上可以找到答案。沙耆用「省長」、「省主席」在他的應酬作品中落款形式,可見他的抱負和願望,多麼希望學成歸來報效祖國,並非一般人所想像的「官迷」。當時他的堂兄弟們個個都是人物,如解放初堂兄沙文漢是浙江省省長,他就很謙虛了做「省主席」。

因病的原因沙耆沒去北平藝專當教授,就回到鄞縣塘溪沙村老家,由他的老母親照料養病。直到1964年沙耆住進南京神經精神病防治醫院接受治療,後因其母親年事已高,由沙耆大姐夫一家接到童村照料養病。

「瘋子畫家」沙耆並沒有像坊間傳說的那樣流落街頭,一根稻草繩繫一件破棉襖,瘋瘋癲癲的樣子。他不會是那個樣子。他很愛乾淨,西裝革履、領帶,很紳士的那種。沙天行如是對我說,「有次法國大使館請他參加一個宴會,我有點擔心,擔心他在宴會上失態,結果令我吃驚的是,他西裝筆挺,拿着一個酒杯應付自如,偶爾點頭微笑,用法語給人打招呼,根本看不出他是個精神病患者。」

從天風堂珍藏的沙耆水墨畫來看,大多為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作品,正是沙耆被世人誤認為「流落街頭」的時期,隱居塘溪沙村失去與外界的聯繫,也有人以為他早已離開人世,其實,他手中的筆一天也沒有停止過,除了繪畫,還是繪畫,純粹的藝術已是他的生命。行走在鄉間,與農民在一起,只要有地方可畫可寫,不管是牆壁、門板、報紙、雜誌、信紙等,都畫上寫上。以「一個瘋子畫家」繪畫語言,將周圍發生的一切記錄了下來,用《耕田》、《插秧》、《放牛》、《釣魚》、《擔水》、《乘涼》、《磨米粉》等大量的鄉村生活作為創作題材,留住了鄉村的記憶,也為後人留下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在《東錢湖風景》、《春到錢湖》、《韓嶺秋色》等油畫作品中可以發現沙耆是多麼的熱愛故鄉,鄉間的一草一木在他的心間有着深刻的記憶,在他的畫筆中流露出揮之不去的鄉愁。

沙耆根本想不到身後的輝煌和世人給與的各種榮譽和高度評價。他很自信、自尊,希望得到別人尊敬,儘管一壺酒、一包煙可以換他的一張畫,叫他一聲「省主席」也會高興上一陣子。他堅信自己的畫以後會很值錢,但他絕對不知道他的畫被拍賣市場拍到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元。

沙耆67歲年,時在1980年,沙孟海提議將贈給省博物館的沙耆畫作拿出來,舉辦《沙耆畫展》,此舉得到中央美院、浙江美院以及省博和他家鄉的鄞縣文化局的大力支持。到1983年沙耆70歲時,畫展如期在杭州浙江省文化會堂進行,沙孟海、吳作人分別為畫展題寫展名。7月應上海油畫雕塑院邀請在上海展出,9月應中國美協、首都博物館邀請,沙耆畫展在北京展出。徐悲鴻夫人專門前往參觀畫展,並回憶當年徐悲鴻與沙耆交往的情景。廖靜文動情地說,我記得徐悲鴻先生當時寫信邀請沙耆去北平藝專當教授,徐悲鴻一直等待着他回來,可以說望眼欲穿,可再也沒有等到,因為沙耆生病了。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沙耆迎來了又一個創作高峰,他在這個時期生活狀態很不錯,心情舒暢。之後由中國油畫學會、中國美院研究學部、台灣卡門藝術中心主辦的沙耆油畫藝術研討會在上海、北京舉行。《沙耆70年作品回顧展》在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台北歷史博物館展出。浙江省博物館、西湖美術館主辦的《生命之光--沙耆九十華誕藝術回顧展》在杭州西湖美術館展出。

2005年沙耆先生在上海田林醫院病逝,2014年在他的家鄉寧波美術館舉辦紀念沙耆先生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沙耆作品展覽、出版《百年沙耆作品集》、沙耆先生紀念文集《天縱神筆》藝研討會等。

藝術理論家水中天:「如果在過去的100年裡,中國曾經有過富於個性特色的藝術家的話,沙耆應當之無愧的一個。」

美術評論家鄒平祥教授:「他拉近了中國油畫與西方油畫的距離,他是中國油畫史上的一塊里程碑。」

90歲高齡的中央美院馮法祀教授說:「他的油畫就是放在世界任何著名的博物館也絕不會遜色,他的作品與梵高、塞尚等西方油畫大師相提並論。」

時任中國美術館館長的楊力舟說:「我們中國油畫的先驅中又發現了一位大師,為20世紀中國油畫發展的成就又添光彩。」

有專家稱頌他為「中國的梵高」、「世界的沙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