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達智
出外旅遊還要吃中國菜?
初聽簡直匪夷所思。
旅行目的人人不盡相同。
我愛淡入異國人間,感受與平常不一樣的衣、食、住、行。
全世界人民都逐步全球化,衣服、飲食、作息、設計過猶不及,漸失個性。舊時遊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大可穿一件裇衫或T恤加上不過一塊布製成的sarong,不論種族、當地人下班如是穿,不少馬來人、印巴人整天的衣裝都按傳統,既獨特又鮮明,單單這串流動風景,已非常浪漫。
當年遊北非及中東,傳統衣着風中飄揚的長袍吸引無限,入鄉隨俗我亦長袍一度尤其在摩洛哥,面向北非西岸大西洋,海風習習,衣裳納風吹起如風箏,近黃昏風猛尤其爽。
比較幸運,當大家都擁向美式快餐,漢堡包薯條大瓶大瓶可樂,還有不少人認定「媽媽廚房」滋味至傳神,好些飲食文化仍被保留。也需留神,不少家庭漸失「煮婦」,幾乎全民職業女性,「媽媽廚房」這回物事也亦漸失意義。
老老實實,兩岸三地人都嚮往不已的曼谷再非我的那杯茶,曾經周末都飛去吃兩頓精彩泰菜,跳一夜汗流不止熱舞,安坐東方酒店(當時Oriental Hotel仍未與香港文華酒店合併改名文華東方)湄南河畔露天Veranda望面前了無高樓大廈天際日落至南夜星空閃爍......今天河一樣的寬,文華東方同樣舒坦,還是曼谷著名傳統地標。
可惜放眼望去,一座一座摩天大樓賽比高,昔日風情漸散,情尋泰夢,寧選北部山區,南部海島。
今日曼谷抱擁不少世上馳名優異餐廳,單單為嚐美食已值回票價。心有所屬,愛上舊城區靠近Hua Lam Phong火車站與Wat Traimit並Wat Mangkon佛寺之間的老唐人街。華人在暹羅早已融入成為民族一部分,難切割難分辨,唯有走入唐人老區,悠然自得喝杯道地香濃咖啡,吃一碟潮州滷水豬髀飯,聽老街坊一面讀着華文或泰文報章,以潮州話交談,既真實又虛幻,不似屬於這方水土卻又百分百原鄉情濃,久住他鄉是吾鄉的情緒散發,縱使筆者並非潮汕人士也感受到前人飄洋過海的DNA在溫柔滋生,趁唐人街未大變,每次到曼谷,必來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