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翠袖乾坤:憤怒膠

2016-09-02

文潔華

眾說紛紜談膠,我就從日常生活看憤怒膠。

膠着了憤怒情緒的人,比比皆是。但憤怒儘管是無分國籍、年齡、職業、膚色與性別;有些表現是沒有幾分力也不着跡的;不知不覺才恐怖。殺傷力不是看表面的程度。有些憤怒形於聲色,但只是虛火,有時叫着吼着也會笑的,給自己和人家都看穿了。

我們最着力的情緒是憤怒,怒得聲嘶力竭,然後代入了角色,不辨真假。憤怒給我們假的力量,告訴自己有權力,有勇氣,且是為真理而怒,理想當然。平常小人物,經常給人矮化,憤怒便是因為自我(ego)出了問題,因而七情六慾。即使如此,不同性別和年齡便各有版本。過去的女人有被「拋棄」情意結,以怨恨取代忿忿不平,不是像鳳凰女哭爆舞台,便是發表怨言報告,永沒休止。

說些男女憤怒的版本典型。一位仁兄這天在村口,被人指泊車過了位,鄰居請他泊開一點。仁兄怒火中燒,說自己從未犯錯,是另一鄰居泊得不好,不應是他移的位,竟然請來人泊出村口。鄰人很聰明,跟他說些別的事情,還讚他種植技術高,改天要來請教。自此以後,憤怒的人便乖乖的泊好位置,並笑臉迎人,相安無事。此事說出了道理:別死執着別人的錯處,或咬住不放,叫人無地自容。息事寧人,有效。

指控他人的女性版本,典型是怨恨。某公共房屋管理處每天都收到一個女人的來信,控告某座某單位的男住客在內地娶妻生子,沒有回港,應要立即收回房屋。問題不在是否虛報,而是她膠着了的怨恨,深厚得令她不能自己,煩人自擾。實情是這位前妻痛恨負心人,寄望房署替她報仇。那負心漢出現了,對控訴不屑一顧。

有些人不怒而威,威力更大。航機上,縱壞的小孩哭叫不停,要母親給糖吃。旁邊的乘客敢怒不敢言。坐在後頭的趁那母親離座,立刻把臉孔湊到頑童的面前三吋,定定地瞪着他。那小孩立刻怔住,安靜了三粒鐘。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