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潔華
有評論人看過《BJ單身日記》新作,感慨萬千。他是男士,但認為新作棄絕了大部分OL的夢想,是一份大倒退。
評論者數說自踏入廿一世紀以來香港職業女性的價值觀。說本地白領麗人沿用了日本OL(意稱辦公室女職員)的潮語稱號;衣着打扮、生活習慣,對愛情婚姻等人生價值觀,都有一種潮流式的共性。在我看來,這些經濟可以獨立但得應付高昂消費的女性,要有更多的自主空間,特別在擇偶的事情上會諸多考慮,對於幸福的構想不斷跟傳統的婚姻及愛情神話抗衡着,孰輕孰重,有時連自己都不大清楚。
對,共性是有的,雖然評論者看得比較表面。他認為OL的英國版本BJ所理解的男女平等,主要是解脫約束,包括要跟男性平等的嗜煙酒、性開放以及反纖體等表現方式,經已成為新常態及生活姿勢,效應銳不可當。依他的香港觀察,新一屆港姐冠軍愛講粗話,大量買醉的女孩在蘭桂坊找一夜情。但我認為反叛行為背後並不就是真解放,BJ與其說是共性同體,倒不如說是一個辯證發展的歷程。
評論者又說電影裡的中年BJ傷透了現實生活中萬千BJ和OL的心。因為她的外表每況愈下,不顧身世;不煙不酒,只顧努力工作,想穩定生B,尋求真正愛情。言下之意,執迷不悟。這樣的做法被認定為「晚景淒涼」,以及「悲劇收場」,因為她不再相信自己在電影中的BJ生活哲學,要「蒲精」做回好媽媽,原本可以精彩的女人生活原地踏步。我的問題:是否一切都不過是性別的神話,一潮一樣,對女人迎合社會的期望其實沒有傾覆力?
君不見不少幕前幕後、台上台下的女人,從反叛女子變回傳統賢妻良母?女戰士小辣椒只是小段人生,甚麼是自己最想擁抱的真正幸福,要經得時間的考驗、一句「我倦了」,道出了真相。誰是最真切的「真實的我」?從來有沒有「真實的我」?BJ最終還是社會的一種性別建構,一個單身潮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