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善用復康黃金期 中風者活動力增30%

2016-10-07
■復康會復康部總監梁玉珍、鄒兆麟醫生與參與者公佈年輕中風患者復康計劃成果。  殷翔  攝■復康會復康部總監梁玉珍、鄒兆麟醫生與參與者公佈年輕中風患者復康計劃成果。  殷翔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殷翔) 本港每年新增中風個案約兩萬宗,當中約40%為65歲以下人士,且愈來愈年輕化,已出現20餘歲中風病例。香港復康會為期兩年的年輕中風者復康資助計劃,證明中風後把握首半年「復康黃金期」,可提升約30%活動能力,不少人重返社會自食其力。復康會建議政府重視中風患者復康黃金期康復治療,強化醫院及社福機構向中風復康計劃的無縫轉介,同時呼籲各界為回復工作能力的中風患者提供更多工作機遇。

香港復康會在公益金贊助下,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為48名28歲至64歲一年內中風、已出院患者,提供提供4個月至7個月密集復康訓練。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及護理團隊,會為患者進行參與計劃前後的活動能力、自我照顧、認知、生活質素等全面評估,以分析治療成效。

密集式治療有利重返社會

研究發現,經密集式治療後,患者功能獨立性提升26%、中風活動能力復康提升30%、生活質素提升14%,反映壯年中風患者離開醫院後仍有繼續進步的復康潛能,自身感覺亦因此明顯改善。計劃結束後,當中約33%患者已能自理生活,減輕家人負擔,其中6人恢復逾80%身體機能、重新找到工作自食其力。

復康會復康總部總監梁玉珍昨日表示,中風後首半年是復康黃金期,若錯過黃金期,肌肉萎縮關節退化,便復康無望。大部分壯年中風患者為家庭支柱,若中風致殘、生活不能自理,會對家庭和心理造成沉重壓力,「慘過無鰼攭R」。

現年48歲的彭先生中風前任職工廠經理,一天毫無感覺下喪失活動能力,出院後由太太照顧。

某夜,彭先生曾因做不到一個簡單動作而大發雷霆,向終日辛勞、壓力比自己還大的太太洩憤,後來一生人以來初次痛哭不已,覺得生不如死。參加復康計劃後,他恢復活動能力,能站能走,找到新工作,重獲新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