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養生坊 > 正文

健康小百科:認識「雄激素性脫髮」

2016-10-2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嘉嘉)日常洗頭、梳頭、整理髮型,頭髮自然脫落是正常不過,一般人每天掉髮約50至100根,但異常過量掉髮,便有可能形成「脫髮」或更嚴重的「禿頭」現象。

皮膚科專科醫生梁偉耀表示脫髮或禿頭現象並不只限於男士,很多女性也同受困擾,而男性型脫髮(Male Pattern Baldness)特徵是前額髮線往後退,頂部頭髮稀少,形成M字形,最後可能只餘頭部兩側及後幅的地中海髮型;而女性型脫髮(Female Pattern Baldness)一般是全面性頭髮變稀疏,但前額髮線較少後退,頭髮未端變得參差不齊。

導致脫髮的成因十分廣泛,且往往非單一性。梁偉耀指「雄激素性脫髮」或稱雄性禿頭,在男性患者中最常見,主要受家族遺傳和基因因素影響。頭髮毛囊中的酵素將男性荷爾蒙睾固酮過量轉化為雙氫睾固酮(DHT),而雙氫睾固酮偏高或過度旺盛會令毛囊萎縮甚至頭髮停止生長,造成永久性脫髮,出現雄性禿頭的機會率也隨之上升。相反,研究顯示人體內的雌性激素或許有助促進頭髮生長, 這解釋了為何男性較常出現雄性禿頭。但女性隨年紀增長或漸步入更年期,因體內雌性激素下降,出現女性雄激素性脫髮問題也增加。

梁偉耀續解釋道,其他常見的異常脫髮現象為休止期落髮(Telogen Effluvium)及生長期落髮 (Anagen Effluvium)。頭髮的生命周期有三個階段,分為生長期(Anagen)、靜止期(Catagen)和休止期(Telogen)。一般人約有八成多的頭髮處於生長期,其餘的-成多是處於靜止期及休止期,這個巧妙平衡的周期,可能會因精神壓力、疾病、藥物使用、過度節食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異常、內分秘失調、缺鐵性貧血或其他種種因素而改變,最終導致頭髮生長期縮短,髮根停止生長,快速步入休止期,形成大量脫髮。此外,一些頭上的皮膚病如紅斑性狼瘡、真菌感染等或因濕疹、牛皮癬及脂溢性皮膚炎等皮膚病而引致的過分抓癢,也會破壞毛囊,導致脫髮。

-些有實證療效的雄激素性脫髮治療包括Finasteride,它能適量抑制DHT對毛囊的影響並且是美國FDA認可的囗服治療脫髮藥物。而外用藥物則包括Minoxidil。嚴重的可考慮毛髮移植。此外,坊間亦有醫學認證品牌,如美國脫髮治療品牌Theradome(tm)推出的家用激光生髮頭盔協助生髮。脫髮造成外觀的改變,不僅對個人社交、心理帶來一定的困擾,同時也可能是反映身體出現某些狀況,患者應諮詢醫生的意見,及早接受評估、了解原因及治療方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