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城大生製「烏克麗麗」自學神器

2016-10-25
■城大學生設計出烏克麗麗學習器,讓用家自學。 吳希雯  攝■城大學生設計出烏克麗麗學習器,讓用家自學。 吳希雯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希雯)創新的科研製成品能為人類生活帶來便利,部分更能幫力學習和推動大眾認識本土文化。一批來自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的學生就製作出「百莉奧烏克麗麗學習器」,學習器連接顯示屏,用家可跟着程式指示,於學習器上彈奏和弦,自學「烏克麗麗」;亦有學生設計出街機式互動裝置《走鬼》,以「跑步機」部件加上投映遊戲程式,讓玩家模擬推着小食車於街道上快速奔馳,體驗小販「走鬼」的滋味。作品將參展本月29起至11月6日的「創新科技嘉年華2016」展出。

「坊間不少人均想廉價學樂器,而百多元一個的烏克麗麗是好選擇。」「百莉奧烏克麗麗學習器」創作者林紀琋指出,自學樂器的困難是不知道自己是否彈得正確。於是,她聯同一樣喜歡音樂的楊俊義構思解決方法。

3D技術製造 成本約千元

兩人設計出的學習器模擬,有烏克麗麗的指板和弦線,裝置可以連接電腦、大熒幕或是擴音器使用,用家可透過使用內置教學系統即時練習。學習器接收並分辨手指位置,用家可按指示於學習器上彈奏和弦,按對了熒幕會顯「well done」 。除了教授基本和弦外,程式會教授3首歌曲,包括生日歌。學習器主要以3D打印技術製造,過程繁複,整個製成品成本為約1,000元。同學指未來打算在教育團體和中小學推廣,讓學生可於學校借用。

跑步機上感「走鬼」辛酸

基層小販是本土文化的重要部分,城大學生陳家明和謝文峰,與他們的團隊因留意到有關小販的新聞報道,希望推動更多人認識香港小販面對的苦況,從而製作出一部街機式的互動裝置「走鬼」,讓玩家感受小販的辛酸。裝置主要由跑步機與手推車組成,玩家可踏上跑步機,邊跑邊觀看手推車前的投影,以按鈕控制左右及跳躍動作,避開畫面上的障礙物。

另外,為推廣藝術教育,城大應屆畢業生李俊軒、黎海欣、黃思雅創作出「Art Battle」,讓用家「進入」著名藝術作品裡打怪物。與一般電腦遊戲一樣,玩家憑鍵盤和滑鼠發動攻擊,梵高的畫作是遊戲背景,當中會出現怪物,玩家需依怪物眼中的顏色,選出對比色,或畫出特別圖案發動攻擊。李俊軒希望遊戲能提升大眾對藝術的認識。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