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後菲律賓女藝術家谷口瑪麗亞(Maria Taniguchi)近年開始走紅,不但去年拿下Hugo Boss亞洲藝術大獎,今年更被頂尖藝術媒體Apollo評為「40個40歲以下受矚目的亞洲藝術家」之一。她應貝浩登畫廊邀請,攜代表作磚畫來港舉行首個個展。即使其磚畫曾被評為「難以接近」,她一笑而過,直言:「就算觀眾看不明白,也是一種交流,有何不可?」
雖然今次是谷口第一次舉行個人展覽,但早於今年春,她曾聯同其他藝術家在香港舉行聯合展覽。她表示聯展主要講求如何與他人合作,個展則主要展示自己的特色,亦可趁機展出較大型的作品。談到準備過程,她坦言:「每次辦展時都不會為了迎合展覽而去創作,我不喜歡計算別人的反應,自己亦不會對他人抱有特別的期待,因每個人對藝術品的解讀都不同。」
黑色代表寫作
谷口由2008年開始創作磚畫,並成為其代表作。細看之下,每幅磚畫都是由一格一格的小磚塊組成,她沒有計算過畫一小磚塊需時多久,「我想應該蠻快,如寫自己的名字般快。」但當畫成成千上萬個時,仍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在繪畫期間,她腦中沒有特別的浮想,反而愛邊聽有聲書邊畫畫,特別是聽小說,有時也會聽音樂。問到為何全部磚畫都是黑色,不考慮其他顏色?她直言:「黑色是寫作的顏色,畫磚畫的感覺如同寫作般,所以畫室對我而言,某程度上是創作語言的地方。語言並非只有文字,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她剛開始創作磚畫系列時,沒有想過畫多少年、多少幅,所以她沒有賦予它們名字。她表示每幅磚畫大小不一,可以想像成是一件不知整體的作品的一部分,又或把不同大小的磚畫放在一起,可組成不同大小的物件。磚畫乍看之下像牆壁,它們被微傾放置,倚在牆上。看着一幅幅黑色的磚畫,曾有藝評人評說難以接近,谷口坦然接受,並有一番獨特的見解,「觀眾來看畫展,不需要即時就知道我想表達什麼,可以看完沉澱一下,之後再了解。就算他們看後完全不明白,稱不知道說什麼也是可以的,這也是一種交流。」
今次展覽除了帶來6幅磚畫外,谷口還特別弄了一個噴泉裝置,當機器啟動,流水就會透過透明喉管向下流,再繞過一個大圈,循環往復。她形容該裝置代表畫作之間的循環,「亦可以視作為磚畫的反射,以其他形式呈現在大家眼前。」談到觀眾可在場內靜看這循環時,她笑稱可能流水聲太吵耳,會影響大家靜思。
天生的藝術家
谷口的母親原來也是從事藝術工作,她可算是來自藝術世家,問到是否天生的藝術家?她聽後笑一笑,直言:「看來我沒有選擇權,高中開始讀藝術,之後大學、研究院也是讀藝術。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對藝術產生興趣,就是很自然地愛上,而且都好像沒有其他東西可以做。」因為是家學,父母對她入行很支持。「我不清楚母親怎樣看待我選擇了這條路,但我很滿意現狀,亦很開心從事了自己喜歡的行業。」
谷口在這領域發展順利,亦收穫不少獎項嘉許,她視作為鼓勵,並可吸引他人注意其作品,「不過,另一方面也帶給我少許壓力,因得獎代表你已達到某一個境界,別人對你會有期望,之後的作品都要保持在這個水準或以上。」提到她曾說拿了Hugo Boss亞洲藝術大獎後做的訪問數目,比她由入行到得獎前那期間還多,她自認為人慢熱,要多些練習跟別人談話,亦覺得多做訪問是好事,可令自己變得更開明。■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敏娜
谷口瑪麗亞首次香港個展
日期:即日至12月21日
地點:香港中環干諾道中50號17樓貝浩登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