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家長專制 子女易「壓出病」

2016-11-21
■有本地研究顯示,當家長焦慮情況愈高,孩子愈會出現學習、社交、自律「三低」問題。姜嘉軒  攝■有本地研究顯示,當家長焦慮情況愈高,孩子愈會出現學習、社交、自律「三低」問題。姜嘉軒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姜嘉軒)父母作為子女的楷模,家長一旦有情緒問題,會為孩子帶來不良影響。一項研究顯示,家長情緒越焦慮,孩子越容易出現學習、社交、自律「三低」問題,家長採高壓管教方式,也會觸發孩子的情緒問題。

現年20多歲的阿詩,在2010年考公開試前夕確診患有輕度抑鬱。她憶述,自己出身尋常家庭,父母常會因小事爭拗,管教相當嚴格,使她從6歲開始就活在壓力之中,「母親非常緊張成績,一直認為上大學是理所當然。」阿詩默書98分,母親卻怪責為何大意失掉2分,「父親雖然從未直接打我,但他會突然『火山爆發』,例如執起椅子掉到牆上」,阿詩被嚇得哭了一整晚,母親看見卻道「爸爸(這樣做)只是為妳好」,讓她覺得父母不明白自己,心事只能獨自承受。

讀書溫習彷彿成為阿詩學生時代的一切,她憶述家中廁所門上裝置了一塊摺桌,成為了自己分秒必爭溫書的學習工具,「為免通宵讀書騷擾父母,我常要在廁所裡面溫習,過去亦試過上廁所期間被母親要求在桌上默書。」日積月累的壓力最終在公開試前夕爆發,「考試前半年嚴重睡眠不足,一日要飲3杯咖啡提神,然而愈緊張卻愈讀不進腦子,只能打書包發洩」,結果阿詩經學校社工建議向醫生求助,考試前3個月確診患有抑鬱,最終亦未能升讀大學。

女受壓抑鬱 父母不知「病源」

阿詩坦言,當時已知自己無心向學,但為滿足父母期望仍嘗試報讀護士課程,卻因情緒問題無法繼續,輾轉在過去5年間換過6份工作,「過往曾有晉升機會,卻因害怕自己應付不來,甚至擔心得失眠,壓力太大只好辭職轉工」。直至今時今日,阿詩父母仍以為其抑鬱問題源自公開試壓力,她亦無信心能與父母好好溝通,「開心見誠」對阿詩而言仍是有待衝破的心理關口。

阿詩在2014年開始接受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協助,該處最近與香港教育大學合辦一項研究,訪問130對、共260位曾因情緒困擾而向該處求助的家長及其一名18歲以下子女,了解家長情緒問題如何影響子女。結果發現,家長焦慮較高的孩子當中,約五成人出現自律問題、五成半人有較多學習問題、超過六成人出現社交問題。

調查亦發現,焦慮情況較高的家長當中,高達六成半人常用專制、體罰及責罵等高壓手段來管教子女,而較常受到高壓方式管教的孩子當中,出現較多自律、情緒問題者達五成半至七成人,反映家長的焦慮徵狀及其高壓管教,與孩子發展問題關係密切。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