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違競爭例「大老虎」 明年送上庭

2016-12-15
■競爭事務委員會指會重點打擊圍標及合謀定價「大老虎」。左起:韋樂思、胡紅玉、畢仲明。殷翔  攝■競爭事務委員會指會重點打擊圍標及合謀定價「大老虎」。左起:韋樂思、胡紅玉、畢仲明。殷翔 攝

競委會成立一年 接1900投訴查詢130深入調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殷翔)成立一周年的「競爭事務委員會」昨日舉行周年總結發佈會,宣佈一直「只聞樓梯響」的「打大老虎」已進入最後階段,相信明年初會有數間涉違反競爭條例的「大老虎」被送上法庭。過去一年,競委會共接獲近1,900宗投訴和查詢,約130宗進入深入調查階段。競委會主席胡紅玉表示,《競爭條例》全面生效一周年來,各行各業因應條例已有相當大的改動,有效促進良性競爭環境,成績令人鼓舞。因案件仍在調查階段,誰是「大老虎」不能披露。

競委會表示,近1,900宗個案中,逾1,100宗涉及違反第一行為守則,包括圍標和合謀定價、操控轉賣價格、違反公平競爭其他安排、違法交換資料等。涉違反第二行為守則、包括濫用市場權勢、違反合併守則、一般查詢等。涉及最多個案的有兩個行業,物業及物業管理(物業維修圍標行為);和專業及技術服務涉違反公平競爭原則。值得留意的是,圍標行為不僅在物業維修行業有,各行各業均存在,是競委會重點打擊對象。

胡紅玉:19協會學會刪價格限制

胡紅玉表示,「大老虎」不僅指具市場權勢的大型企業,也包括業內違反良性競爭的「業內傳統」,如圍標及合謀定價就是競委會重點打擊的第一隻「大老虎」。堅決執法「打大老虎」當然是競委會重要工作,但促進各行各業形成公平競爭意識也是主要工作內容。

因此,競委會對市民關注的議題進行全面市場研究,主動接觸存在觸犯競爭條例高風險的行業協會和專業服務業的學會,促使其改善。

過去一年,競委會接觸的20多個協會和學會,當中19個已及時刪除價格限制或收費指引,顯示本港業界守法意識很強。

競委會還舉行92場簡報會及會議,6場大型研討會,接觸約9,000名商會、行業協會、中小企、專業機構代表及公眾,令競爭條例廣為公眾所認識。

胡紅玉指出,由於資源和人力所限,相信今後每年起訴的「大老虎」個案約2宗至3宗,與國際社會起訴反公平競爭個案比例相若。

她相信,隨着競委會執法的持續,對優化本港競爭環境、令消費者獲益有重要作用。她以日本為例,指當地實施公平競爭法打擊「圍標」後,政府採購公用藥物支出下降20%,相信在香港亦會取得相若效果。

倡仿外國設基金作起訴經費

她希望政府對競委會經費有長久性、可持續性安排,以現有資源推算,明年至2018年,競委會運作都會出現赤字,要靠這幾年結餘經費支撐。2018年後若無妥善安排,經費問題就會影響運作。她建議政府參考國際經驗,如澳洲即成立一個一千萬澳元的基金作為起訴違例者的經費,外國也有些以違例者罰款作為執法經費的來源。

競委會高級行政總監畢仲明介紹處理個案流程,行動小組會先評估個案是否與競爭條例相關,其實不少個案由其他執法部門管轄,競委會將轉介個案。當中,約10%有充足證據的個案,會進入第二步深入調查階段;這時會按優先次序先調查較嚴重、公眾最關注的個案,每年最終起訴個案為2宗至3宗。目前,車用燃油市場是競委會研究重點,預計明年初會取得成果。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