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子優)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初中中國歷史獨立成科,及檢討政府對非本地高等與專業教育課程的監管。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提出,教育局應正視早前立法會通過把初中中史獨立成科及列為必修科的動議,並建議局方邀請具公信力的調查機構作調查,了解廣大市民對初中中史獨立成科的意見。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回應指,會將建議提交予專責委員會及工作小組跟進討論。
立法會有議員稱,局方在文件中引述有意見指「近日香港社會出現青年日趨激進的政治行為、不理解『一國兩制』,與他們不熟悉中國歷史有關」,是否有意「騎劫」中史科。
吳克儉回應指,有關引述只是分享在諮詢期間所收集到的部分意見,當中並無因果關係,議員不用過分解讀,並強調初中中國歷史科的課程修訂已經過課程發展議會的專業討論。
他又指,對於教授香港史課題的具體建議等,專責委員會亦會詳細討論,在5月進行第二次諮詢。
倡設「黑名單」防「劣質沙紙」
委員會隨後討論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課程的監管問題。
有議員關注國力書院在2015年被指涉學歷造假,其後仍可改名「培領書院」繼續營運,是否反映現行政策有漏洞;亦有議員建議當局增設「黑名單」制度,避免有「劣質沙紙」。
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回應指,現有條例按課程作規管,以確保在香港營辦的非本地課程的質素,達到當地的水平並符合當地要求。
他又指,截至去年年底共有153個非本地課程通過香港評審,佔整體非本地課程的15%,政府會鼓勵院校將課程進行香港評審,確保課程質素,以提升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