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勇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民建聯副主席 新社聯理事長
踏入丁酉雞年,先祝願各位讀者萬事如意,香港政通人和、繁榮安定。多年來,香港深陷政治漩渦中,吹噓暴力抗爭的「港獨」思潮抬頭肆虐,撕裂社會,窒礙發展。新年伊始,廣大市民都期盼社會少一點爭拗,多一點理性包容。
家和萬事興,惟反對派偏要為一己私利事事興風作浪。早前「末代港督」彭定康及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在接受外媒訪問時依舊「唱雙簧」,宣稱英國政府為了對華貿易利益「辜負」新一代港青云云。黃之鋒則在《華盛頓郵報》撰文「唱衰香港」,更「呼籲」國際社會干預「一國兩制」事宜。
反對派政治噪音不絕,民生事務也難逃他們的魔掌。香港連續7年蟬聯全球房價最難負擔城市,為緩解基層之苦,特區政府倡議研究在生態價值不高的郊野公園邊陲興建老人院及公屋,再讓社會衡量得失利弊。但一如所料,「環保人士」傾巢而出,站在道德高地上斷言,「一幅也不能少」。
政府「一地難求」,立法會工務小組數月來持續拉布,導致「未批過一蚊」,令基建工程寸步難行。儘管當局早前終取得本屆立法會「零的突破」,獲批首筆供興建大埔公屋的撥款,但相對尚有逾40項、涉及約1,000億元的工程申請,只是杯水車薪。
隨着國家經濟騰飛,鄰近城市急起直追,香港若再錯失時機,落後就無法挽回。告別「亂」字當頭的猴年,港人能否在回歸20周年金雞報喜,安居樂業,關鍵在於社會各界果敢向事事政治掛帥的政客說不,讓香港重回到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民生的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