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桂英 新界社團聯會副會長
特首候選人林鄭月娥發表完整政綱,社會各界稱讚內容全面踏實。林鄭月娥表明政改要在人大「8.31」框架下盡最大努力,營造有利的社會氛圍,而23條立法,政府須權衡輕重及謹慎行事。林鄭的其他民生政策建議同樣「貼地」到位,包括容許未補地價居屋放租;以政府的港鐵股息降低市民的長途車費;擱置小三TSA;特首及司局長定期落區與區議員座談等。
政綱另一亮點是「與青年同行、共創未來」的章節,提出招聘青年人加入中央政策組全職工作;在法定組織及委員會起用青年委員;設立更高層次的「青年發展委員會」,監督各局推動青年發展工作;特首與官員用社交媒體與青年對話等。林鄭月娥廣開言路,為青年提供多元化機會及空間,足證她與青年同行的決心。
事實上,青年意見倘能在政策制定階段被吸納,有利施政暢順,締造社會和諧。不過,同行創建未來,有賴各方的努力,但觀乎社民連、「香港眾志」等激進人士連番踩場追擊林鄭月娥的暴行,香港要走出困局,絕不容易。
港人必須撫心自問,過去「佔中」慘淡收場、旺角暴動流血落幕、激進反對派辱華風波鬧得滿城風雨等,終究令香港陷入更大的撕裂與傷害。如今當反對派享受傳媒簇擁,反嗟「我要真普選、反對23條、抗議小圈子選舉」等口號,甚至當面把候選人的政綱撕毀及擲向對方時,究竟香港下一代可以得着甚麼?
香港要前行,有賴全社會馬上喝斥制止反對派「做騷」搞破壞,不容他們再把我們的家園淪為反中禍港、硝煙四起的「殺戮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