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紅 全國政協委員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新一份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在港澳部分首次提到「港獨」問題,指出「港獨」無出路。而日前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工作報告中特別強調,支持政協委員對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104條的解釋正面發聲,並表示組織以香港委員為主導的青年社團代表赴內地體驗交流,持續推進港澳青年赴內地實踐研修,增進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中央高度重視反「港獨」,香港社會各界亦積極響應,上下一心,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堅決支持特區政府依法遏「獨」,港區政協委員在「反獨遏獨」、增進香港青年國家民族文化認同方面,更應積極有為,發聲發力。
呼籲香港各界遏「獨」
總理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港獨」問題,強調「『港獨』是沒有出路的」,這一說絕對不是無的放矢,這說明中央對「港獨」的情況瞭如指掌,高度重視「港獨」的嚴重性。負責起草工作報告的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解釋,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香港的繁榮發展離不開祖國強大後盾的支持。如果離開內地,香港的發展會是什麼情況?香港民生的改善又會是什麼情況?這一點是不言自明的。所以「港獨」是違背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利益的,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作這樣的表述,應該說是對國家負責任,也是對香港同胞、對香港的前途負責任。總理工作報告指出,「『港獨』是沒有出路的」,就是呼籲香港各界同樣高度重視「港獨」的危害,要堅定不移地支持特區政府依法遏制「港獨」。
人大過去四次釋法,涵蓋政制、外交、內地人士居港權等不同方面,但尚不涉及危害國家統一、領土完整的大是大非問題。相比之下,導致第五次人大釋法的立法會宣誓風波,涉及的問題性質十分嚴重。有「港獨」分子利用莊嚴的立法會議員宣誓就任機會冒犯國家,鼓吹「港獨」,明目張膽分裂國家,嚴重違反國家憲法、基本法和香港有關法律。如果允許公然宣揚「港獨」主張的人大行其道,允許他們堂而皇之地進入立法會,甚至利用立法會平台辱國播「獨」,那麼香港必亂,所帶來的政治和經濟後果將由全港700萬市民埋單。在這個大是大非的原則和觀念上,人大釋法一錘定音,亮明法律紅線,對遏制「港獨」、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的權威具有十分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對人大釋法正面發聲
作為港區政協委員,本人積極正面發聲撐釋法、遏「港獨」,先後在《文匯報》、《紫荊雜誌》、《中國評論新聞》等香港媒體發表十多篇文章,包括:《釋法除「港獨」利國利港利民》、《第五次人大釋法和高院判決影響深遠》、《必須依法懲處「港獨」分子煽暴言行》、《堅守遏制「港獨」的三條底線》、《戴某不懲港難未已》、《解決香港青年問題需多管齊下》等等。本人的體會,愈多政協委員正面發聲,就愈能在香港社會激濁揚清、弘揚正氣,遏制和打擊「港獨」的囂張氣焰。
俞正聲主席特別強調,支持政協委員對人大釋法正面發聲,這說明中央高度重視「港獨」的危害,不僅對政協委員提出要求,亦是對香港社會的呼籲。政協委員社會影響力大,有責任引導輿論,貫徹落實中央對港的大政方針,帶頭堅守真理、堅守正道、堅守原則。
推進港澳青年赴內地實踐研修
俞正聲主席表示組織以香港委員為主導的青年社團代表赴內地體驗交流,持續推進港澳青年赴內地實踐研修。筆者認為,這可讓香港青年親身體驗中國革命勝利之不易,親身體驗新中國走過的不平凡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激發國家民族認同感,達到寓教於體驗式學習考察的目的。
全國政協近年來多次組織以港澳政協委員為主導的青年社團代表,到內地體驗式學習考察,讓他們親身感受國家發展成就,增強國家意識,效果良好,很好地落實了習近平主席有關把對港澳青少年國情教育擺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
在全國政協組織下,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庫青年考察團去年到江西革命根據地考察體驗學習,在共和國的搖籃中體驗歷史,以喜聞樂見、入腦入心的方式,對團員進行國情教育,極大地增強了青年團員的國家民族意識。
結合港澳與祖國內地越來越緊密的融合趨勢,加強香港和內地青少年的交流,可引導香港青年在融合的過程中尋找發展的空間和機會。例如,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庫承辦2017年粵港暑期實習計劃,將安排香港實習生到廣東省不同的實習企業進行工作,讓實習生利用這一個月的實習機會,認識內地,了解國情。
國家關注香港青年問題,並準備花更多資源為香港青年創造更好的條件。目前深圳、廣州、珠海等地正在考慮建立專門的開發區,為香港願意北上創業的年輕人提供更多的機會。筆者建議依託香港青年團體載體,與內地政協和有關部門合作,不局限於廣東省,擴展可供香港學生選擇的實習地區和職位,為香港青年在內地就業、創業等方面拓展新的發展天地,增強本港青少年對國家和自己前途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