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胡國興最終取得180張選委提名票成功「入閘」,得票甚至較曾俊華更多,令反對派內的「造王派」大跌眼鏡之餘,更是惱羞成怒。「造王派」原本以為胡國興參選只是攪局,他在反對派內缺乏人脈,也沒有多少政治力量,不可能成功「入閘」。於是「造王派」將打擊目標對準殺傷力更大的梁國雄,迫使他黯然退選。但結果卻是前門驅虎,後門引狼,胡國興在最後時刻竟然得到「民主300+」及公民黨的「配票」得以「入閘」,令「造王派」大失預算。
為什麼胡國興最終得到180張反對派選委提名票?原因正是不少反對派人士都反感「造王派」的「霸王硬上弓」行徑,因而作出反撲。「造王派」在特首選舉第一日開始,就指令反對派要集中票源支持曾俊華,目的並非是要爭取「真普選」,而是要「真造王」,要搞出一場轟動國際的流選事件。然而,不少反對派選委都不認同「造王派」目的,再加上《蘋果日報》、一眾「造王派」大佬及評論員沒日沒夜的施壓,要他們乖乖歸邊,最終弄巧反拙,出現「報復式」反彈,寧願支持胡國興,這其實是要向「造王派」說不。
胡國興參選愈戰愈勇,論政綱、論政治立場似乎更對反對派口味。同時,胡國興聲勢上漲亦令到曾俊華的民望顯著下跌,令「造王派」更加焦急,於是近日開始炒熱所謂「鎅票論」,指胡國興參選根本不可能勝出,結果只會「鎅」走曾俊華的得票及民望。反對派的網媒更指胡國興的家人是內地市政協委員,暗示胡國興帶有「不可告人的任務」。胡國興隨即提出6點反駁「鎅票論」,余若薇等「撐胡派」亦批評這種「鎅票論」無理據,志在抹黑,引發反對派內的嚴重內訌。
先不論胡國興是否合適的特首人選,但「造王派」提出的「鎅票論」本身就是邏輯不通、思覺失調。什麼是「鎅票」?是這些票本來屬於你,但卻因為有與你性質、背景、特點類同的人士出來參選,才會出現所謂「鎅票」的情況。但請問,反對派的選委票什麼時候已經全部成為曾俊華的鐵票?固然,主流反對派在今屆特首選舉要「造王」,但這畢竟只是在選舉前才定下的策略,並不代表反對派所有人和票都成為了曾俊華的「鐵票」。
如果反對派的票並非都是曾俊華的鐵票,這樣,胡國興爭取反對派選委的支持,並且成功「入閘」,怎可稱作「鎅」票?「造王派」的所謂「鎅票論」,本身就是嚴重違反民主精神,將他們的一己私利、一己政治盤算,強行要所有反對派人士遵從,一些選委有自己的想法,希望支持胡國興,就被他們指責為「不顧大局」,「無腦」;而胡國興向反對派選委拉票,卻變成是來「鎅」曾俊華票,背後別有用心。請問這何來一點民主的精神?究竟誰人才是在特首選舉中大搞欽點?
「造王派」千方百計抹紅胡國興,並且大力攻擊支持胡國興的反對派人士,包括「過氣民主女神」余若薇的面書也被「造王派」的支持者「洗版」,這說明「造王派」為了達到目的連最後的民主遮醜布也不要,也說明反對派的所謂「民主」,說到底不過是「泛民大佬作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