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將不同情況、事件作假設,甚至會想像一些不太可能發生的事件。正如時下的年輕人經常會為能否置業而煩惱,常常幻想如果有足夠的金錢,就會和哪位成功人士一樣,設置一間又大又舒服的房屋。以下兩句句子,同樣是條件句,究竟在意思上是否一樣?
大致分現實與假想兩種
I will buy a big flat if I have enough money.
I would buy a big flat if I had enough money.
以上兩句句子的意思差之千里。第一句用的是條件句type 1,表示現實中可能會實現的情況,「我」可能已有一定的積蓄,置業在望。
相反,第二句用的是條件句type 2,表示的卻是在未來或現在都不太可能實現的情況,「我」並沒有能力買樓,一切只是幻想。
條件句(conditionals)可表示在特定條件及情況下會發生的結果。條件句可分為真實條件和非真實條件。真實條件表示現實中必然發生或可能發生的情況,即條件句type 0及type 1;非真實條件則表示與現實情況相反的假想情況,即條件句type 2和type 3。
Type 0至3各有用處
Type 0條件句表示必然會發生的事實:
If you drop a can from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it falls down to the ground.
如果一罐可樂從高樓大廈的頂部丟下,它必然跌落地面。
Type 1條件句表示在某條件滿足後,可能或必然會實現相應結果:
If it rains outside, you should bring an umbrella.
如果外面下雨,你應該帶一把雨傘。
Type 2條件句用於想像或不太可能發生的情境:
If I were your mother, I would kick you out of the house for not keeping your room tidy.
如果我是你的母親,我會因你不保持房間整潔而你趕出房子。
Type 3條件句用於已過去的事,暗帶悔意,通常陳述一些不能回頭改變的重大決定:
If the doctors had invented a new cure, Dorothy would not have died from that epidemic.
如果醫生發明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Dorothy就不會因為這種傳染病死亡。■Prologue序言教育創辦人Tommie、英文科統籌Queena Ling及英文科顧問老師Ellen Lau Email:tommie@prologue.hk;queena.ling@prologue.hk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