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年度奧斯卡最佳電影其中一部入圍作品《非正常械劫案》 (Hell or High Water),最終在頒獎禮上空手而回。雖然奧斯卡絕對並非衡量電影的唯一標準,不過《非正常械劫案》最終在四個角逐的獎項中都落選(當中包括男配角、原創劇本、剪接等),似乎並不令人意外。
電影講述兩兄弟受到銀行壓迫,為求絕地翻身,決定掉轉槍頭打劫那間銀行。簡單來說就是趕狗入窮巷,唯有以暴易暴。電影中文名譯作《非正常械劫案》,不過回頭想想,除了主角兄弟為免暴露行蹤只搶零錢之外,其實沒有多少「非正常」。反而英文名字「Hell or High Water」更有意思,而且語帶雙關。兩兄弟誤入歧途,果真是一面天堂,一面地獄。加上電影名字脫胎自英文諺語 Come hell or high water,即「無論如何」的意思。雖然劫案算不上曲折離奇,不過當中一份「無論如何」的兄弟情,還是值得細味的。
多年來作奸犯科的哥哥出獄後得知弟弟的困境,於是出手相助,更將所有罪名責任攬上身。從開槍殺人一刻開始,注定犯下大錯。其實由始至終,他都知道誰也無法全身而退。不過兄弟有難,自然不惜赴湯蹈火。押上自己的性命,無非因為弟弟一個請求。男人的浪漫,打劫當食飯。
整體來說,《非正常械劫案》算不上戲味十足,當中有關銀行壓迫市民的批判亦未算深刻。加上故事發生在美國德州黃土大地之上,夾雜不少墨西哥人、美國白人和德州土著的思想文化,難免為香港觀眾帶來隔膜。不過如果將焦點放在警察、劫匪兩對兄弟檔之上,還是有點看頭的。另一邊廂,臨近退休的警察與其美裔印第安人拍檔奉命調查案件,二人關係若即若離,可謂帶着矛盾去查案。故事走到最後,兩對兄弟之間的恩恩怨怨,更加難分難解。
如果一場劫案展現的往往是劫匪如何罪大惡極,那麼一場非正常的械劫案可能是要告訴你,施害者和受害者之間,或許其實無分彼此。■文︰鄺文峯
上映日期︰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