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瑩樂
近年,香港社會最明顯的撕裂,可以說在法律界開始。公民黨與其他很多法律界持平的人士持不同政見,演變為立法會法律界選舉的鬥爭,到公民黨創黨黨員的分裂,不同法律學者、大律師、律師之間對人權、公平公義的觀點存在嚴重分歧,無形中令不成熟的年輕人變得極端。
3名參與旺角暴亂的年輕人暴動罪名成立,各判囚3年,成為自喜靈洲戒毒所暴亂後相隔17年的首宗暴動罪成案例。法官指出,暴力就是暴力,不管被告有什麼原因和理由,都不能凌駕法律,都必須判處阻嚇性刑罰。
另外,兩名在立法會外串謀縱火的年輕人又分別受到監禁兩年及入勞教中心的懲罰。法官判決說得很清楚,無論示威者對施政或議題有何看法,政治理想有多崇高,都不能用違法及暴力行為宣洩,否則只有一個後果,就是受到法律制裁,無人可以凌駕法律。
過去幾年,時常出現法官讚賞「佔中」的被告為「心懷理想,不同於一般犯罪」,「真誠關心社會」而輕判;示威者衝擊立法會大樓,法官亦以被告「關心社會」而輕判社會服務令。違法、暴力者更被部分傳媒抬舉為追求民主的「抗爭英雄」。
「佔中」後一系列暴力違法行為,參加者都被形容為「英雄」,打開了違法暴力的「潘朵拉盒子」,反對派立法會議員、大律師、律師團隊對暴力、違法者全力支持,除令違法「零成本」外,更肆無忌憚地做出暴力違法行為。少數年輕人之所以作出魯莽、愚蠢的行為,正是受到「違法達義」謬論的荼毒,他們以為爭取所謂的民主和公義就可以成為英雄,卻沒有想過自己成為炮灰,大好前途毀於一旦。
法官重判參與旺角暴動者後,香港人應該開始醒覺,為了下一代,不要再凡事政治化,以激進暴力抗爭代替理性分析。
香港人是時候同心努力,不分黨派,監督政府,共同維護公平公義亷潔的制度,共同創建健康社區,共同改善生活環境,包括醫療、教育、居住等民生議題,讓港人安居樂業,香港才能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