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禾
特首選舉結果今天揭盅。這場選舉,香港市民本來有機會實現「一人一票選特首」的願望,但最終被反對派硬生生腰斬了,因此升斗市民「有得睇,無得選」。 反對派向來擅長歪理和詭辯,加上一些媒體的幫腔和人們的善忘,反對派綑綁拉倒政改的一幕在不少市民記憶中似乎有些模糊了,難怪「李超人」要大聲地提醒大家:「是誰毀滅了香港人手上的一人一票?」「要找這些禍首」!
反對派設下陷林鄭於不義陷阱
今天不管哪家民調,市民都已認定林鄭的當選機會最大,可能連大多數媒體也覺得曾俊華的落敗已無懸念,故而開始把興趣放在了估林鄭能拿多少票上。不少善良的市民也希望林鄭能高票當選,好讓攻擊她「低民望」的論調收聲,社會減少些噪音,以使未來的施政能有個好的開始。但願望歸願望,現實卻未必如此。因為反對派早已預設好了一套將林鄭陷於不義的歪理陷阱。套用《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小說名稱,反對派對林鄭當選結果的解讀,就是「一樁事先張揚的歪論謀殺」。
反對派對林鄭最大的攻擊就是所謂的「低民望」,主要競爭對手曾俊華為此還絞盡腦汁生造了一個林鄭「三低」的金句。反對派一直在用各種公關技巧炮製曾俊華的「高民望」,刻意營造出一種曾俊華「高民望落選」和林鄭「低民望當選」的社會觀感,以此強化其散佈的所謂「小圈子選舉」的「荒謬」和「不公義」,從而把香港的民意推向中央政府的對立面。
林鄭得票高低難阻反對派攻擊
因此,可以預見,林鄭當選得票無論高低,都難以阻止和減少反對派的敵意和攻擊。若林鄭的得票數不如梁振英當年的689,反對派定會以其慣用手法,用對付梁的伎倆,冠以「6××」數字去標籤醜化林鄭,譏諷其為「連CY都不如的三低特首」,令其「好打得」形象大插水,施政舉步維艱。
若林鄭得票高於689,甚至如某些報刊預估的可達720票以上,是不是就可以令反對派收口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即使林鄭拿了再高的票數,他們定會將林鄭的高票說成是「阿爺欽點」和「西環干預」的結果,說成是選委們的「反主流民意」,說成是「小圈子選舉的荒謬」。「貼標籤」、「扣帽子」是反對派的強項,他們為林鄭預設的「缺乏民意支持」陷阱雖不高明,卻容易蒙蔽人,普羅市民應擦亮眼睛,提高警覺。
反對派針對任何中央信任的人
林鄭的「原罪」不在於是否有高的民意支持,而是身上帶着「C」的光環。反對派口中的「ABC」的「C」,不是CY,不是Carrie,而是China。任何被中央信任和祝福的參選人,都會面臨反對派的窮追猛打;反對派也根本不在乎你得票的高低多寡,因為他們口中講的不是道理而是歪理。
所以,在梁振英不尋求連任,林鄭宣佈參選以來,她便很快成為了反對派的「靶子」,面臨的都是一面倒的抹黑攻擊;即使日後當選特首,無論得票多高、政績如何,終難在某些別有用心媒體和反對派口中擺脫「缺少民意支持」的形象。從這個角度講,林鄭作為未來的特區之首,大可笑對風雨,勿忘初心,堅定地帶領新一屆政府班子幫助香港走出困局。「路遙知馬力」,香港市民終將對林鄭作出公允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