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明 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副主席
觀乎今屆特首選戰,曾俊華在傳媒面前及論壇上大派「軟糖」,向香港人繪畫出「休養生息」、「大和解」的美麗願景,但一提到經濟民生、扶貧安老等實際問題就支支吾吾,交白卷。反觀林鄭,沒有花言巧語,誠懇和熟書,從全方位闡述施政綱領,讓市民看到香港未來5年的發展方向。我們需要的是一位真正能帶領港人認真思考前路、實幹謀發展的特首,而不是只懂耍嘴皮「呃like」、開「空頭支票」的政客。
雖然曾俊華自爆在「佔中」期間曾感觸落淚,但在關鍵問題上搖擺不定。一邊承諾會爭取在2020年前,盡快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及重啟政改,卻避而不談「8.31」框架;見勢色不對,又「改口」稱應以「8.31」框架進行政改。這種左搖右擺的作為,缺乏擔當精神,怎能獲中央信任。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公開指出,「中央信任」是特首人選的重要條件;今年兩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指出,中央對特首要求高於司長及局長,曾俊華夠不够格,不言而喻。
《星島日報》近期委託「CSG精確市場研究中心集團」進行特首選舉民調,在「最熟識政府政策同運作」及「最得到中央信任」兩項中,林鄭月娥大幅領先,分別為57.7%及83.9%。大眾明白,最受中央信任及熟識政府工作,是林鄭的重要優勢。
香港要和內地進一步深化合作,林鄭獲得更多的中央和港人的支持。林鄭政綱中提到香港經濟的轉型問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一帶一路」戰略,都有待香港參與,重振製造業,培養科創企業,港人希望選出中央信任的特首,爭取中央給予香港更大扶持。
林鄭為官多年,有「好打得」聲譽,即使面對爭議問題也立場堅定、不會低頭。這在香港複雜情況下,是非常重要的品格。而且,林鄭勇於接受民眾批評,證明她努力與大眾尤其是年輕人溝通。
曾俊華花招多,實際工作如何大家印象模糊。過去9年香港政府財政穩健,但民生問題沒有得到踏踏實實投入解決。最令人質疑的是,當財政司司長時,曾俊華明確表示不可行的累進稅率,卻在競選時提出。香港經濟下滑,可能被深圳超越,難得表現優秀的企業,卻要面臨加稅,說明曾俊華把個人政治利益,放在香港長期發展之上。
港人要深切思考,未來5年實幹,遠比「空頭支票」重要。我相信林鄭有能力帶領香港,贏得中央支持,港人擁護,彌合分歧,不要讓立場不堅、缺乏能力的人把香港引向歧路,陷入撕裂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