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和
此次特首選舉,反對派由始至終把胡官當成「棋子」來利用。急時用下,無用即棄。反對派連同路人都可以出賣,更遑論真心維護港人的利益?反對派「羞辱」了胡官,欠胡官一個道歉。
林鄭月娥在沒有太大懸念下,以777票成為了香港第五任行政長官人選。在1,163張有效票中,其得票率為66.8%,曾俊華的365票與胡官的21票加起來仍不及林鄭得票的一半。雖然都是落敗者,21票「包尾」的胡官更顯得落寞。手持180張提名票「入閘」,為何最終只得到用手指加腳趾差不多就可以點完的超低票數?這比起2012年的何俊仁76票、2007年梁家傑123票都要低很多(當時選委只有800人),胡官也因此創下了一個新紀錄:成為香港有史以來特首參選人中最低得票者。
是誰炮製了這場對胡官的「羞辱」?是建制派嗎?顯然不是。在胡官拿到的180個提名中,清一色的都是「民主300+」的,即建制派陣營一票也沒有。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建制派對胡官是零提名,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麼建制派「跑票」、「鎅票」之說。對此,胡官的心裡比任何人都清楚明白的。
把胡官當「棋子」 無用即棄
「羞辱」胡官的,正正就是那些保送其「入閘」的反對派,是他們不斷操弄特首選舉、大玩雙重標準、陰謀「造王」,把胡官「擺上了枱」。因為從一開始,他們就只是把胡官當成一枚「棋子」來利用。急時用下,無用即棄。
反對派是如何利用胡官的呢?戴耀廷在去年就撰文,指策略投票雖不符合民主精神,但卻是現在不可避免之「惡」,一早就為反對派朝秦暮楚式的投票標準搬龍門製造輿論。在提名階段,為了在競選階段形成「二打一」圍攻林鄭的態勢,反對派把提名票策略地分配給了曾胡二人。當胡「入閘」目標實現後,即迅速展開綑綁「造王」工程,通過設立無公信力的PopVote為遺棄胡官、「all-in」曾俊華找尋借口。為了使這種「利用」更合理化,迫使「民主300+」選委盡快歸邊,反對派「金主」黎智英更是赤膊上陣,親自在報章上撰文「揭露」胡官是「中共臥底」,指責其參選是為了「鎅票」。
客觀地講,在三名候選人的政綱中,胡官的政綱是最符合反對派「政治正確」的標準,但奇怪的是,一向信奉「政治正確」,習慣了站在「道德高地」、盛氣凌人攻擊對手的反對派,今次卻完完全全把其政治道德拋諸腦後。
為捧曾俊華拋棄政治道德
昔日反對派口中「最廢」的曾俊華,今天卻因「造王」需要而結盟,搖身一變忽然成為了他們的「偶像」和「共主」,這種「華麗轉身」可笑得令人噴飯!連一直批評曾俊華是「守財奴」、「大右派」,不認同其理財哲學的社福界反對派選委,也實行「今天的我打倒昨日的我」,綑綁票投曾俊華,還對着鏡頭大言不慚地說是「策略需要」。胡官或許真的後知後覺,臨到投票前一日才醒覺自己「被玩」,在電視採訪中無奈地表達不滿:如果我是他們(反對派)其中一隻棋子,應該早些告訴我。
為了現實利益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反對派把胡官「用完即棄」,連自己一貫原則也都可以「策略性」改變。由此可見,所謂「民主」也好、「民意」也罷,只是他們爭名奪利、塗脂抹粉的伎倆,在利益需要的時候,他們連同路人都可以出賣,更遑論真心維護港人的利益?反對派用自己的不恥行為「羞辱」了胡官,他們對胡官欠一個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