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理 北京報道)新一屆特區政府將於今年7月1日正式就任,如何進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兼顧市民民生和發展法治民主都需要思考。清華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昨日在京舉行香港問題研討會,與會專家提出了7項建議:一是確立依法治港和法治香港的主導框架;二是加強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的頂層設計;三是確立建設香港為國際化大都市的戰略;四是確立建設香港為全球科創中心的戰略;五是確立香港政治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六是確立民生香港和民主香港協同發展的治理體系;七是確立建設香港國際文化大都市的發展願景。
清華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成立於2016年,是清華大學採取政學企三方合作模式建立的研究機構,旨在整合國內外資源,推進全球發展研究,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提供公共產品。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副秘書長趙可金說,香港今天出現的問題,主要源於制度發展滯後,表現在香港回歸至今卻仍然沿用中英談判時的管治制度,需要進行改革。但要解決香港問題,不能單刀直入,從「政治」解決「政治」,必須學用中醫的「療養」辦法。
續貫徹「一國兩制」
各專家提出了7條具體建議。一是將香港事務納入法治化軌道,確立依法治港和法治香港的主導框架。中央政府要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通過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規,處理好全國人大釋法與特區治理立法之間的關係。
加強兩地互聯互通
二是加強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的頂層設計,打造內地與香港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中央政府要支持香港政府,積極制定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規劃,制定對接「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等戰略規劃,積極對接內地特別是粵港澳城市群經濟圈,爭取內地資源對香港發展的強有力支持。
城市外交服務國家
三是確立建設香港為國際化大都市的戰略。一方面加強與內地尤其是粵港澳區域一體化進程,另一方面大力加強國際化, 通過城市外交渠道將香港的經濟社會資源轉化為外交資源,更好地為國家外交服務。
科創中心鼓勵創業
四是確立建設香港為全球科創中心的戰略。香港具有信息便捷、教育基礎好、創新活躍的諸多優勢,特區政府要積極推動創新產業、創意產業和創業聯盟建設,將香港納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戰略,並賦予香港更重要的引領角色,支持香港實現創新驅動的「第二次飛躍」。
訂政改路線時間表
五是確立香港政治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支持香港和內地的學術研究機構開展香港政制改革的專項研究,支持建立香港政制改革研究會等學術社團,在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重大項目等國家學術發展規劃中設立專門的香港研究基金。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支持香港社會各界圍繞穩妥推進香港政制改革進程進行討論,積累各界共識。
民生民主協同發展
六是確立民生香港和民主香港協同發展治理體系。香港是一個高度開放和高度自治的國際化大都市,香港市民的整體利益和香港社會的穩定繁榮,是治理香港的壓倒一切的基石,中央政府要支持特區政府築牢民生根基,切實解決香港市民面臨的各方面的民生問題,着眼於構建香港多元經濟、自由開放、包容共進的城市治理體系。同時中央政府也要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推進協商民主擴大社會協商對話,活化「香港共識」。
振興文娛增軟實力
七是確立建設香港國際文化大都市的發展願景。中央政府要繼續支持香港努力振興香港文化娛樂產業,提升香港文化軟實力,尤其是從振興教育入手,推進香港教育、文化、藝術、娛樂產業發展,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文化大都市,香港特區政府也要積極引導文化娛樂產業健康發展,特別是面向國際文化娛樂產業,通過制定規劃,規範競爭和擴大交流,努力實現香港文化娛樂產業的重新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