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中學文憑試筆試開考在即,有機構以問卷調查逾千名應屆考生,發現整體考生壓力指數偏高,若10分滿分為壓力爆煲的話,受訪者的平均壓力指數達7.42分,當中近五成半人更自評有8分或以上。調查又發現,逾八成學生以升讀資助院校為目標,在學位「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一試定生死」的壓力難免增加,機構呼籲各界宜加強協助學生及早開展生涯規劃,讓他們明白升讀大學以外的其他出路,相信會有助減低他們的壓力。
「青年新世界」於今年2月至3月間訪問了1,317名應屆文憑試考生,發現他們不論是整體壓力還是各核心科目的壓力指數,幾乎全都高於去年的調查結果。壓力來源方面,考生認為社會給予的壓力最大,如擔心成績欠佳會影響未來升學就業機會,平均壓力指數達7.35分。考生在應對文憑試遇到困難時,最普遍會向朋輩求助,其次是教師、補習社、家人及輔導機構。
84%人想讀資助院校
調查又發現,84%受訪考生均以升讀資助院校為目標,只有約一成考生表示畢業後考慮到自資院校或境外升學,選擇畢業後工作的更只有3%。
註冊社工范浣棠建議指,學校及社會宜在學生初中甚至小學階段協助青年人開展生涯規劃,了解不同行業情況,讓學生對個人發展有清晰的方向,為未來做好準備。
針對文憑試考生,范浣棠指學校和家長應該與考生討論升學就業出路安排,尤其是出路的多元性,減低考生對文憑試的擔心和緊張。
「青年新世界」副主席鄧咏堯建議考生不妨多參與模擬文憑試,透過體驗貼近真實文憑試的安排,以增加對文憑試的認識,從而減輕應試時的緊張,且能增加應考時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