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視野 > 正文

故宮院長單霽翔:好博物館要融入生活

2017-04-12
■單霽翔否認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公眾諮詢太遲。 張岳悅 攝■單霽翔否認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公眾諮詢太遲。 張岳悅 攝

在故宮博物院院長心目中,故宮有着怎樣的表情?在日前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香港文化博物館籌劃的「故宮學堂」首場講座中,單霽翔博士以「公共文化設施的表情--以故宮博物院為例」為題揭曉了答案:誠心、清心、安心、匠心、稱心、開心、舒心、熱心,他以這8個「表情」為線索,與眾分享故宮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為何以「表情」為切入點講故宮?「我認為用表情來講述故宮的故事,更為平易近人、融入生活。」■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站足講座全程兩個半小時的單霽翔,用數百張相片配合翔實資料,從基礎設施的完善到給予展覽觀眾的人性關懷,從平衡觀眾需求與文物保護需要到進行各項加強公眾服務的研究,以及對故宮博物院近年各項改革措施進行深入講述。講座現場座無虛席,單霽翔風趣而「走心」的講述使現場不時響起笑聲掌聲。

便民設計 以人為本

「故宮跑」是說觀眾如參加運動會般跑去觀賞「石渠寶笈特展」的盛況,單霽翔受此啟發,製作了類似運動會名牌的排隊次序牌,使「故宮跑」變成如「開幕式」般的依次入場參觀,而為了讓所有排隊觀眾都能看到展覽,他堅持「等最後一個觀眾看完展覽才閉館」,更半夜給大家送來熱水和方便麵,使故宮成為「世界上唯一發方便麵的博物館」。「這件事對我們影響很深,我們開始思考什麼樣才是大家真正喜歡的博物館。過去我們講起自己的博物館,常提到的是各種『世界之最』,如『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築群』、『世界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等,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說你的館舍宏大,可是70%卻不開放;你說藏品豐富,可是99%觀眾都看不到;你說觀眾數量龐大,可是80%都從前門走到後門目不斜視。這樣就不是一個真正的人們喜歡的博物館。」他說。

由此單霽翔自上任起,便堅持「以遊客為本」的理念,整治端門廣場小商品攤販和低俗展覽,建成32個售票窗口,將排隊買門票的時間盡量縮短,「觀眾省下排隊買票的1個小時可以多看2個展覽,無論是對我們還是對觀眾都很划算。之前我們的廣場沒有座椅,等候的遊客常要席地而坐,由此我們製作了可容納1,200人的座椅和樹凳,方便遊客休息。」還有午門同時開放三個門供遊客入場、放置特別設計的1,400把「故宮椅」、大殿設置特殊LED冷光源照亮、增加地圖和標識、增設女士專用洗手間等人性化便民措施,「這些都是舉手之勞,只要從觀眾的角度出發,就會帶來改變。」

擴大開放 限流有道

故宮博物院的開放面積不斷擴大,從早前的30%到現時的76%,今年故宮也將進一步擴大開放,新建的外國文物館、考古遺址博物館和明清傢具陳列館三處展館,到2020年實現開放面積達到85%。與此同時,故宮午門雁翅樓外國文物展、慈寧宮雕塑展等精彩展覽不斷,文創產品廣受歡迎,故宮學院青少年教育文化活動豐富......92年的故宮博物院一展新顏。

但故宮博物院也為遊客太多而煩惱。2012年,故宮的入場人次已經突破1,500萬,觀眾常常要在各處排長隊,擁擠到連地面都看不到,「故宮單日觀眾最高突破過18.2萬人,這無論對觀眾還是對古建築都是折磨,為了故宮的未來必須限流。」院方曾嘗試超過每日上限8萬人便停止售票,卻遭到大批買不到票的遊客在售票處抗議,後來院方不斷鼓勵網上購票,並且提供淡季及職業免費日優惠,才逐漸實現控制人流。

冀博物館成文化綠洲

單霽翔於講座後會見傳媒,他解釋道:「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由香港政府機構運營和管理,它並不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分館,我們也不會參與管理,我們只是把文化送過來,使博物館內容更豐富,不僅有古代收藏品和展覽,還有我們製作的影視、故宮知識講堂、故宮文化活動、文創產品的展示和營銷等。」北京故宮博物院自2012年開始與康文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每年都把部分展品送到香港的文化藝術館、歷史博物館、科技館等場館展出,由此他認為香港若有固定的展覽陳列場所會有更好的效果,直至去年年底逐漸形成了建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思路。他指出,北京故宮博物院共有180餘萬件文物藏品,但現時僅展示了0.6%,希望在港多舉辦主題鮮明、具震撼力的展覽,今年6月底將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和文化博物館分別舉行「普天同慶-清代萬壽盛典展」和「養心殿-故宮博物院文物大展」。

他表示,正式簽訂協議前舉行公眾諮詢並且廣泛徵集意見是很好的事,諮詢的時間已經很早,他說:「我從報刊上看到了很多市民對博物館充滿了期待,同時也提了很多積極的建議,怎樣能辦一個更好的博物館。我認為最好的博物館是可以融入社會生活,對市民的文化生活、學生的教育和專家學者的研究帶來好處的。博物館不僅是高雅的文化殿堂,更重要的是成為人們知識的課堂和生活中的文化綠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