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只許「民陣」搞遊行,不許百姓慶回歸?

2017-05-12

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民陣」今年「七一」遊行租借不到維園足球場作遊行起點,因為場地已租予其他團體舉辦慶回歸活動。「民陣」召集人區諾軒隨即「發爛渣」,攻擊政府不將維園足球場借給他們遊行,是「洗太平地」、「政治封殺」、「收窄市民言論及集會空間」。「民陣」租借不到場地,根本是自己辦事不力,錯過申請機會,政府並無禁止「民陣」舉辦遊行,「政治封殺」只是「被迫害」的哀兵之計,為遊行谷人數的拙劣伎倆。「民陣」不是大晒,租用維園要講程序,不是民陣「想點就點」,維園是香港人的維園,不是反對派的「私產」,反對派要找一個遊行專屬起點,不如選黎智英的大宅好了。

租用維園有既定的程序,按康文署借場活動規定,借場需於活動3個月前入紙申請,亦即今年3月下旬左右入紙。「民陣」申請7月1日檔期作遊行活動,與慶委會活動撞期,當然是先到先得。區諾軒自己承認「民陣」於4月3日才申請,較慶委會遲。這樣,康文署將場地租予慶委會,請問有什麼問題?

辦事不力太遲申請卻反咬一口

今年「七一」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紀念日,康文署就算「優先考慮」將場地租予慶回歸活動,也合情合理。等如美國國慶日,華府會優先借場租予國民慶祝國慶,還是搞反政府活動?反對派要搞遊行一年365日都可以,20周年回歸日就一天。因此,不論在程序上、在情理上,將場地租予慶回歸活動都沒有可質疑之理。

區諾軒遲遲沒有入紙申請,租不到場地,就上綱上線,形容政府的決定是「政治封殺」,一來掩飾自己辦事不力,好推卸責任,二來更可扮「被打壓」、「被迫害」,為催谷遊行造勢。如果政府真的要「政治封殺」,「民陣」還可以年年舉辦「七一」遊行,不斷借遊行「吸水」、吸政治光環嗎?

「民陣」往年「七一」遊行以維園作為出發點,主要是沒有其他團體租用,但這並不意味着維園已成為「民陣」的「私家花園」、「七一」遊行的「御用出發地」。現在有其他團體依法租借,「民陣」就大發雷霆,真的以為自己大晒,可以不理既定程序,以為憑着政治背景、有反對派政客的撐腰,可為所欲為,霸住維園不許別人使用,「民陣」以為自己是誰?是「民主霸王」?

區諾軒認為,「民陣」過往多年同時申請維園球場及草地作出發地均獲批,今次遭拒的理由前所未聞,質疑政府的決定涉及「政治考慮」,「唔想市民出嚟反政府」,他形容是「只許州官慶回歸,不許百姓大遊行」。

以「政治封殺」刺激「自己友」上街

「民陣」只要依法,沒有人剝奪其遊行的自由,但「民陣」不能硬要特區政府、其他團體都遷就它,把維園留給「民陣」「專用」。明明是「民陣」自己出錯,還要指責政府和別人,這何來一點法治精神、民主精神?其實,「民陣」遊行並非一定要在維園出發,在九龍公園、天水圍出發都可以,「民陣」堅持非維園不可,難道維園只有反對派可以租用,其他機構就不可以?這豈不是「只許『民陣』搞遊行,不許百姓慶回歸」?

區諾軒及「民陣」的搞手在事件後氣急敗壞,借題發揮,不過是趁機炒熱「七一」遊行。現時本港政治氣氛趨穩,市民對於政治爭拗已經極為厭倦,希望社會和諧、修補撕裂。反對派知道今年「七一」遊行要動員支持者上街十分困難,於是拿此次租場不遂事件大做文章,打「悲情牌」,製造所謂「政治封殺」,以刺激更多「自己友」上街。

如果反對派有政治智慧、尊重民意的話,理應順應市民,暫停舉辦「七一」遊行,營造社會大和解的良好氛圍,這樣大家都得分。但區諾軒之流怎可能有這樣的政治智慧,所以唯有煽風點火,希望谷多些支持者上街,不要因為遊行人數太少而出洋相,屆時「民陣」「報大數」也不用造得太過離譜。只是,「民陣」搞那麼多小動作谷人數,最終也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