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一個弟子叫宰予,也叫宰我,比孔子少29歲,是孔子中期的學生,與顏回、子貢同期。宰我約20歲拜入孔門,以能言善辯見稱,26歲跟隨孔子周遊列國,回到魯國之後大概已踏入中年。之後,曾出仕齊國,參與了田成之亂,並死於亂中。以下是他的一則小故事。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音污)也,於予歟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歟改是。」《公冶長第五》
語譯: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嘆說:「腐朽的木不可雕刻,骯髒的牆不可塗飾,對於宰予我要怎樣責備他呢!」又說:「我以前觀人,聽他的話就信他的為人;但如今觀人,聽他的話還要觀察他的為人。這是宰予啊給我的改變!」
宰我堔侐 孔子發脾氣
孔門教化,誨人不倦,如沐春風,何以孔子會動怒、公開責罵宰我,責備他「爛泥扶唔上壁」(廣東俗語,批評人難以成才,像劣質的泥土缺乏黏性,無論怎樣糊也糊不上牆壁」)?傳統批評他大抵有二個原因:第一是中國人崇尚勤勞早起,聞※_舞,宰我懶惰荒廢學業;其次為中國人崇尚言行合一,坐言起行,宰我平日言行不一。
但近人南懷瑾教授在《論語別裁》中以為:古人曲解了這段經文的意思,他以為孔子並不是批評宰我,而是勸勉他要保重身體,他說「壞了的身體」就會成為「朽木」、成為「土牆」,不能擔當重任;故此勸勉人要愛護身體。
惟這個說法不合其他《論語》章節對宰我的評價,如孔子在《陽貨》中,也曾責備宰我不守「三年之喪」,對父母無情無義。由是觀之,孔子對早年的宰我確實批評得厲害,但後來似乎改變了看法。
筆者以為孔子在上述經文中批評宰我,除了宰我「爛泥扶唔上壁」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欣賞宰我,認為他是個人才,對他有要求,故此「愛之深,責之切」。
真正的關懷 建基於責罵
去年,筆者在榮休晚宴中,分享了對「V嘩女籃」(V嘩代表Very-Good)的感受,我笑謂把她們分為兩組,一組叫「呼喝組」,另一是「歡樂組」,兩組對待殊異。前者由練習到比賽,時刻都遭受呼喝,要求人人有智慧;後者來自五湖四海,有風紀、舞蹈組,無論練習或出場,均可自由出入,無論表現如何,均可得到讚賞、歡樂。
會畢,已為人母的陳凱茵走來笑問:「老師,我屬於什炬捸H」我戲之謂歡樂組;她抗議:「老師,你記錯了,我是呼喝組,否則,我怎會來此晚宴?」席上,人人爭相說自己是呼喝組。大概她們也明白,真正的成長,建基在要求上;真正的關懷,建基在「愛之深、責之切」上。
以言語出眾 朽木成浮雕
孔子晚年寂寞,說:「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都不在身邊了)。」著名的孔門十哲古有長處,「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先進》。十哲中,顏淵、閔子騫、冉伯牛、季路(子路)等人大概已歿,令老人家不勝唏噓。不過注意名單上,仍有宰我的名字。宰我年輕時或許令老師擔心、動氣、失望,但「愛之深,責之切」,孔子對他仍懷念不已。或許,「朽木已成浮雕,土牆已為固壁。」■松睿(退休教師,閒時不休,讀書、代課、練口語,期望自己仍有餘力幫助學生進入大學。)
論語點滴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