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燃冰是天然氣水混合物,分佈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永久凍土中,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燃燒後僅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出十倍。最早是在1778年由英國科學家推論着手研究探查,不過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最終證實其在自然界的存在。
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後可釋放出約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氣。此外,可燃冰儲量巨大,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根據調查,大約3%的可燃冰分佈在陸地和陸地湖泊,另有97%分佈在海洋。有專家估計,可燃冰僅海域儲量就可供人類使用1,000年,被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資料來源:央視網、新華社、中新社、中國地質調查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