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人們被「中國全球首次試開採可燃冰成功」的消息刷屏之際,一則曾經的新聞報道被網友們「挖」了出來。這篇報道在2013日本首次開採可燃冰後稱,「中國可燃冰研究開發已落後日本十餘年」。相信報道中關於中國可燃冰研究的部分短板仍有現實意義,但中國在可燃冰開採特別是「日均穩定產氣超過一萬方」、「持續超一周的連續產氣時間」這兩個絕對硬指標方面,已領先於日本。
實際上,世界上至少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在進行可燃冰的研究與調查勘探。其中,佔據先機的美國、日本每年可燃冰開發投資額分別約10億、6億美元。可以說,中國的可燃冰勘察研究較發達國家晚近20年。究竟是什麼可令中國可燃冰開採及研究實現跨越式發展,取得全球領先的成果?從中央對可燃冰試採成功的賀電中,似乎可以窺見端倪。
賀電指出,經過近20年不懈努力, 中國取得了可燃冰勘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的自主創新......發揮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在掌握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堅持自主創新,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可以說是包括可燃冰開採在內的中國重大科技工程成功的法寶。
中國已代表人類邁出對可燃冰認知的最新一步,正如中央賀電中所說的「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關鍵一步」。期待中國繼續領跑可燃冰這種超級能源的開採利用,推動世界能源的生產與消費向着綠色、環保的方向前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