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是慾望,想是行動,而夢想則是夢與想的結合。成為光鮮亮麗的化妝造型師曾是不少年輕男女的夢想,經營自媒體,創業做老闆,追尋夢想的路上,又有幾多人不畏艱難、義無反顧?被媒體譽為「百變造型魔法師」的台灣網紅造型師小P老師(劉治平)日前來港分享工作成長歷程兼做直播,也希望更多像他當年一樣懵懂而懷揣希望、堅持做自己喜愛事情的年輕人能夠夢想成真。■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攝:梁祖彝
小P老師即場分享由美容造型師到成為自媒體網絡紅人的歷程,現場有過百名時尚及美容品牌代表出席,分享後他即席示範面部消除水腫的按摩技巧及公開美容小貼士,氣氛熱烈。當晚他亦透過「一直播」在新浪微博上進行「小P老師帶你玩轉香港海港城」直播。過程中,他首次帶領粉絲由海運大廈正門出發,穿梭連卡佛、FACESSS及港威商場三樓等美妝重地,介紹最新美妝品牌及產品,並即場與粉絲互動交流,共錄得約2,800萬人次觀看。
滿足感比賺錢重要
小P老師是亞洲人氣的造型師及美妝節目主持人,曾是大小S、范曉萱、陶晶瑩等當紅藝人的專屬造型師。原來他美感的啟蒙來自小時候陪伴自己的外婆,「外婆對生活之美的追求從未停止,每日清晨都會在花園修剪花草,室內擺設細節講究,她還獲得了台北市『空中花園』比賽的冠軍。」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之下,他從小便開始注重自己的服飾配搭,即使和母親一起逛街也會堅持己見,「媽媽總是喜歡將小孩裝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而我總會拒絕她幫我做出的選擇,為此常遭受她的『毒打』,逛街常是開心地去,悲傷地回來。」他笑說。
距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至今,未滿20歲便入行的他已從業22年,但原來他成長於傳統家庭的「軍事化管理」下,父親是建築師,高中前一直按照父親制訂的「成功模板」規矩唸書,直到讀高中一年級時偶然陪弟弟去藝術學校面試。回憶起那段經歷,他說:「雖然最終弟弟落榜而我被學校錄取,但20多年前家裡人強烈反對我讀藝術,我始終在努力說服他們,他們的觀念也隨着社會慢慢轉變進而接受,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啟發。在藝校我主修戲劇,輔修化妝和服裝,我們這屆同學中沒有明星出現,大家紛紛因內心的不安全感而轉行。畢業前我被選中去電視台做兼職補妝,一個月只有兩天工作,但我仍然決定試試看。」後來他有機會為陶晶瑩在《娛樂新聞》中做「有娛樂效果的誇張造型」,他不計成本地周圍搜羅造型道具,常趁隨范曉萱來香港演出的間隙去上環、旺角舊舖裡「淘寶」,兩年間他為陶子做了900多個造型,自己所有的酬勞也都用來買了材料,「那個時期的我每天都能看到自己做出來的東西,能有件事情讓我為之努力,還能在努力過後獲得大家的認可,實際上,這樣的滿足感比賺錢要有價值得多,現在想起來也覺得十分有趣。」
全力以赴 開心工作
談起從業生涯中遇到的貴人,小P老師稱大小S在工作和生活方面都對自己有很大啟發。由於剛畢業時內心的不安全感作祟,他初期對工作來者不拒,常有一天趕兩三個工作的情況,不可避免也會由於拍攝超時或交通問題而耽誤工作。「大小S其實是我在華岡藝校的學妹,比我還遲入娛樂圈,但她們卻經常推掉工作,我奇怪她們不會有『不安全感』嗎?直到一起工作幾次才明白,她們若時間不充分允許、準備不夠或沒有足夠把握做好的工作寧願不做。從此之後我意識到,開心而全力以赴地做好手上的工作才最重要。」
他2000年的時候跟隨台灣藝人去內地參加《同一首歌》演出,由此認識了內地的製作人,受邀參與了內地時尚美妝節目《美麗俏佳人》的錄製,他仍清楚記得首次分享的內容是白色服裝的搭配方法,「錄完一次節目後過了兩個月我才再有機會去內地工作,意想不到在機場就被人認出來,才知道節目在內地收視率很高,這也是我開始在內地發展的契機。」他坦言在內地幫藝人做造型的確會受到些許限制,但也因此明白,一名造型師的目標仍是使藝人順利完成演出,若過度追求花俏的設計而使藝人失去演出機會便會得不償失。「很多人只是看到化妝師光鮮亮麗的一面,而對我們來說背後有很多辛苦的努力。如果年輕人想做化妝師,一定要先問問自己是不是真正喜愛這項工作,如果是真心的喜歡,一切困難都有力量去克服。在一開始工作還沒有那麼滿的時候,應利用空餘時間廣泛吸收資訊,打造出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這樣當機會來的時候就會更容易把握。」他說。
創業「大賈不言商」
除造型師外,小P老師還有多重身份,他是時尚產業創始人,創立「媲美網」、提供專業造型的「P.StylE」、連鎖品牌「璀璨美睫」等 。他在內地社交媒體人氣極盛,新浪微博擁有超過3,591萬粉絲,是2016年微博美妝博主第一位及內地網紅商業價值榜第四位,他主持的網上視頻節目「魔法課堂」開播5年來總播放量高達20億。同時,他在內地和台灣均有經營髮型屋和美容院,表示面對不同地域的不同消費習慣,創業遇到挫折在所難免,但因自己看重尋找當地善於經營的合夥人,邀請員工入股成為股東,以此調動其積極性,齊心協力做好事業。而未來他會嘗試將美容美髮的實體店轉到「空中」,打破享受服務的空間限制,與更多美的相關行業跨界聯名合作。無論是做自媒體還是年輕人創業,他認為起步時應持「大賈不言商」的心態,不要急於考慮回報,而是應先將自己喜愛的好東西無私與眾分享,「你做得認真而開心,自然就會有人看到你。」
他2009年至今已出版8本工具書,內容涵蓋化妝造型、穿着打扮、美容護膚,懷孕、孕後保養等,他謙稱自己不是作家,只是想把工作中獲得的經驗和技巧與眾分享。不同的是,新書《無可P美》更多的是訴說個人經歷和心路歷程,他在書中這樣寫道:「二十幾年來,我摸索在這個圈子裡,與明星們一起,曾如履薄冰,也曾順風順水。今日看來,每一種經歷,都是歲月賦予我的雕刻刀。......理想,是個痛快的決定,也是個曲折的實現過程。痛快的決定,因為每個人,都有權以自己選擇的方式成長。曲折的過程,因為向着一處目標,含淚奔跑是必經之路。......回望那些年,我吃過的苦,逞過的強,犯過的錯,流過的汗。我深深感慨,追逐夢想的人生,才是值得回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