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東擊西-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展覽,日前已於銀川當代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由台灣著名策展人、藝評家王嘉驥策展,以東亞作為地理範疇,除了以內地作品為主外,也邀約來自韓國、日本、台灣等東亞其他地區的27位藝術家,通過裝置、繪畫、視頻等形式展出超過120組件的代表作品,呈現出不局限以水墨紙絹為素材的水墨藝術創作。
在本次展覽中,不僅有水墨繪畫,還有油畫、影像和裝置作品等,這些超出了「水墨」原生語意的作品,依舊被策展人納入「水墨藝術」的範疇。在王嘉驥看來,「原生是一個神話」,過分地追求不變的傳承,難免自縛手腳。在當下,「水墨」已遠非媒材或風格的限定,而是演進為一種一以貫之的神韻或氣質。創作中,只要能與這種特殊的審美歷史形成聯結,就可被視作水墨藝術的「再造」探索。而展覽中另一個關鍵詞便是「東亞」,這個地理範圍的劃定,使展覽本身構建出一個更為廣闊的「同一」,其中又容納着更為複雜的多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王嘉驥指展覽希望透過上述東亞幾個地區的部分藝術家創作,進行對照式的觀察與展覽呈現。「藉由多元性的展陳,也許是文化背景上的迥然不同、歷史命運上的似曾相識,或是個人創作方法上的刻意立異,來自各地的藝術家在內地齊聚一堂,藉由銀川當代美術館獨特的空間,可以彼此觀照,互為文本,為水墨文化提供具有當代意義的美學再造契機。」
參加此次展覽的藝術家徐累說:「水墨是一個局部的全球化,是東亞地區共生的傳統。水墨文化在東亞的傳統語言中是很重要的元素。」隨着西方文化意識不斷湧入,「水墨」也成為東亞地區抵禦西化侵蝕、保有民族文化性格的共同選擇。本次展覽將持續至8月20日。
文:香港文匯報寧夏特派記者 王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