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視野 > 正文

透過演講比賽宣傳「綠活」 英華五女將奪魁

2017-06-10
■英華女校五名學生奪得「全城綠活」英語演講比賽最佳演說獎。■英華女校五名學生奪得「全城綠活」英語演講比賽最佳演說獎。

不論是「綠色生活」、「低碳生活」還是「保護環境」,下一句總緊隨「由我做起」,但做到的人又有多少?一班應屆文憑試的中學生,決心踏出第一步去構思創新理念,推動身邊的人對抗氣候變化,實行「由我做起」。要說服大家支持「綠色生活」也不容易,有個香港綠色建築周2017「全城綠活」英語演講比賽,由學生們說服你為何要這樣做,效果會否好些?

近年全球氣溫上升,敲起氣候變化的警號。社會推廣不同的環保理念紓緩問題,除了政策配合,個人參與綠色環保亦很重要。「(很多人)知道卻不肯做」,英華女學校學生潘愷翹直指,所以她與幾位同學王梅、陳曉盈、禹星怡等參與今次英語演講比賽,向大眾講述怎樣推動親友去對抗氣候變化,最後在六間參賽學校隊伍中脫穎而出,奪得「最佳演說獎」。

剛經歷人生其中一個分水嶺-文憑試,五名英華女校學生馬不停蹄參加比賽。她們用減少塑膠廢物為主題,指出每年有十分一的塑膠製品被棄置海中,導致海洋生物誤吞而死亡。她們想藉「UnBottle app」記下「無棄置膠樽」的日子,鼓勵市民別濫用膠樽,希望改變日常習慣,對抗氣候變化。陳曉盈同學表示「不能逃避氣候變化」,看到同齡的人都有浪費塑膠瓶,決定發聲。她認為自備水瓶是很簡單的事,會由自己做起,並反問為何「連學生都做到,其他人做不到?」

縮短內容最困難

談及準備時最難的事,陳曉盈笑稱「縮短內容最難」,她解釋短短四分鐘的演講,難以說出太多內容。回想個多月的比賽準備,另一位同學王梅認為比賽前一晚最為深刻,雖然已是10點,人跡罕至,但她們仍堅持在中山紀念公園練習,對着海大聲朗讀,訓練自信。王梅又說,不論是製造還是扔棄塑膠瓶,都會破壞環境,但很多人用完都不回收。

這五位同學熱忱環保,原來是與學校風氣有關。王梅指,學校平日有教育環保訊息,鼓勵同學保護環境,英華女校副校長周小鳳曾教授參賽同學禹星怡通識科,認為對方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及時事觸覺,故推薦她參賽。周副校長表示,學生應與社會連接,青年人要關心社會,亦是她推薦同學參加今次比賽的原因。而且英華女校有公民教育課,給同學不同的「Green tips(環保提示)」,希望同學注意保護環境,改變生活習慣。

建造業議會零碳天地主席張孝威先生是比賽評判之一,他表示滿意同學表現,希望他們投身社會後,不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應該貢獻環保工作。另一評判、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黃比認為同學提出的意念,例如步行代車、減少食肉都是好的提議,希望同學將今次所學及經歷分享予身邊的朋友、同學和家人。

文、攝:實習記者 鄭雲風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